返回第四百六十五章 乘风而起冲击全球十大车企(5 / 7)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电池的制造也搬过去……你以为搬过去就完事了?

    不是的,等你搬过去了,把当地的产业链给做好之后,人家一脚就把你给踢走了,而且还是低价强买强卖之类的让人很恶心的招数。

    要是正常市场竞争,打不过去最后撤出市场,那么无话可说,技不如人……但问题是人家不和你玩正常竞争啊,而是通过各种恶心人的手段逼你走人。

    之前的通用就被坑的不要不要,最后黯然离场……

    人家通用背靠老美财团,都被坑的损失惨重,最后割肉离场,徐申学自诩也没比老美那边的财团牛逼多少,所以自然也不会跑过去挨宰。

    就现在这样玩纯进口模式,能卖多少是多少,

    无独有偶,特斯拉也被印度那边拉拢,但是马斯克又不傻,人家也是个聪明人,二话不说就给拒绝了。

    然后也和海蓝汽车一样,和对方拉拉扯扯,试图让对方降低智能电动车的进口关税。

    只不过印度也是态度坚决的很,死活不愿意降低关税!

    海蓝汽车和特斯拉这两家典型企业不过来,他们就去忽悠,不,去拉拢其他汽车厂商……我那么大一块肥肉摆在面前,就不信没人上钩,只要上钩一个就狠狠的收割!

    不过徐申学早有预防,最下游的汽车厂商去不去他管不着,反正这些汽车厂商也只是个组装厂而已,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里都没啥自己的核心零配件技术,。

    如今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一些核心零配件企业,如宁代电池、海蓝汽车旗下的激光雷达、电机企业,智云半导体的算力芯片等企业都是他名下的一些控股或者有战略投资。

    他说不出海,那就是不出海!

    其他的核心零配件企业,只要徐申学能够影响到的,徐申学也不准许他们随便出海。

    没有他的许可就随便敢搞核心产业链出海,给海蓝汽车在海外制造竞争对手,影响他在整个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别怪他徐申学不讲情面。

    不把他们折腾到破产,他的徐字倒过来写!

    诸多情况影响下,印度这个市场是比较特殊的,对于海蓝汽车的销量贡献不说等于零,但是也没有多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他国家的市场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税,不过没有印度那边那么夸张,而海蓝汽车依靠强悍的品牌号召力以及高科技属性,还是能够卖出去一些的。

    这里卖个几千几万辆,那边卖个几千几万的,最后累积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了。

    尤其是东盟市场、欧洲市场还有巴西市场,这三个市场是海蓝汽车的主要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市场里的海蓝汽车都拥有一定的关税优惠,这是因为海蓝汽车在上述三个地区都有投资建厂,各自给予了海蓝汽车一定的低关税进口额度。

    比如巴西市场,汽车关税是百分之二十,但是海蓝汽车在当地投资建厂,作为回报之一,海蓝汽车可以在三年内一共向巴西出口二十万辆汽车,这二十万辆汽车可以获得百分之十的关税减免,实际关税就只有百分之十了。

    东盟地区里也是类似,泰国都有着海蓝进口车的关税豁免,此外印尼那边虽然关税很高,但是因为双方的投资谈判,对方也答应了给一定的进口车关税豁免。

    欧盟那边的话,关税只有百分之十。

    然后挪威比较特殊,这个国家里的电动车关税很低,他们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关税直接为零,之前海蓝汽车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在寒冷环境下使用续航衰减比较严重,但是自从去年推出了半固态电池后,在严寒环境下续航性能卓越,因此海蓝汽车在当地的销量迅速暴涨。

    小小的挪威一国,成为了海蓝汽车在欧洲地区里的最大销量国。

    上述三大区域,都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市场换就业的路线,海蓝汽车通过在当地投资建组装厂,进而获得了进入其中的门票。

    至于其他的国家市场,就是走纯粹的进口模式了,关税该是多少就多少。

    ——————

    进入五月份后,徐申学前往了海蓝汽车,和包永言等海蓝汽车的高管团队进行了一场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还是针对未来的市场变化进行准备。

    “我们预测,今年的市场还会有极大的增幅,而影响我们产能的主要因素还是产能!”

    “目前我们的产能已经做到了极限,后续要扩充产能的话,就要等到下半年的国内川城工厂的全面投产以及巴西工厂第一期投产了!”

    “预计等到年底的时候,我们的全球产能能够达到两百万辆,以满足全球各地市场的需求!”

    “而明年,我们在巴西工厂的第二期产能以及墨西哥工厂都会投产,这将会为我们再增加二十万辆的海外产能!”

    “国内部分,我们的总部深城第三期工厂,江城第二期工厂,京城第二期工厂也将会陆续投产,再为我们增加四十万辆的产能!”

    “到明年,我们的产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