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五章 乘风而起冲击全球十大车企(6 / 7)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将会进一步提升到两百六十万辆。”

    “等到后年,我们的产能将会进一步迎来上涨,我们的在西班牙以及匈牙利以及印尼的这三家海外工厂预计也会投产,将会为我们带来三十万辆的海外产能。”

    再加上规划中的国内沪城工厂第二期,深城工程第四期,这两大核心工厂的产能扩充,将会为我们带来额外的四十万辆的产能。”

    “届时,我们的全球总产能就能提升到三百三十万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够跻身全球前十大车企之列!”

    “不过,单纯的产能扩充其实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现在就启动扩产计划,最多一年半年就能够再带来至少一百万辆的产能,但是销量可能无法跟上!”

    “我们的产能,是根据对全球各地市场的销量预期进行规划的,按照我们市场部门的分析,两年后达到三百三十万辆的产能已经存在比较大的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风险了!”

    “毕竟我们是走中高端市场的,市场容量比较有限,不可能和那些主要走低端市场的车企一样短时间内大规模扩充产能!”

    “我听说比亚迪那边,中期规划产能并不比我们小,相对比我们,他们的产能扩充还要更加激进一些,但是他们走的是低端路线,销量增速非常明显,并且市场潜力巨大,产能大一些也能够充分消化,而我们不一样!”

    “我们现在做的产能规划,还是建立在海蓝YEV这款二十多万的车型能够在全球持续爆火,同时明年预计推出,预计补贴后售价二十五万起步的中端SUV车型也能够带来充足销量的前提下的!”

    “如果这两款未来的主力走量车型达不到销量预期的话,那么我们正在规划的产能就会有比较大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出现,进一步拉低我们的毛利率了。”

    徐申学听到这里,微微点头:“谨慎一些是好的,汽车市场比较特殊,不能盲目来!”

    说道这里,徐申学想了想后道:“下一阶段你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要降低成本,要做好补贴大幅度退步后的准备!”

    “目前国内针对新能源车的高额补贴,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早期新能源市场规模小,还需要高额补贴来扶持发展,但是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起势了,这高额补贴必然是会逐步退坡的。”

    “为了避免补贴退坡后,车辆售价抬高而影响销量,这成本控制就必须放在心上!”

    “二十二万的海蓝YEV,和二十八万的海蓝YEV可是截然不同的,你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徐申学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之前接到了上头的咨询……人家问他,现在的智能电动车发展的怎么样了,能不能自力更生啊,如果没有了补贴后还能不能和国外的汽车巨头竞争并取胜了?

    同时也委婉的提出,现在的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太大了,一天比一天多,这补贴力度太大的话,一时半会还顶得住,但是按照这么个趋势下去,得到明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几百万辆的话,继续这么补贴下去就比较吃力……毕竟家大业大的,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也不能只顾着智能电动车行业啊!

    当时的徐申学考虑了良久后,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智能电动车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可以自力更生了!

    同时他还给于了承诺,为了配合补贴退坡,等到明年的时候,他旗下的生产锂电池所需的锂、钴等稀有或贵金属的矿业联盟也将会启动降价措施,以减轻国内各智能电动车商的成本压力。

    电动车的很大一部分成本都是电池成本,而电池成本里锂等材料成本又是大头,因为原材料的直接降价,将会极大程度的压低电动车的的成本。

    同时,也可以趁着这个降价机会,打压一些锂矿资源国家想要利用锂矿资源大发横财的不良企图。

    最近有些锂矿资源国家,看见电动车发展起来了,就想要从中吃一大口,还想要搞锂欧佩克……想的真美!

    全球最大的锂材料供应商,锂材料使用商都是他徐申学手底下的企业,你让他自己限制自己,这怎么可能嘛!

    目前除了极少数高层人士外,可没有人知道徐申学旗下的十多家不同名目的矿务企业,目前控制了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锂矿产能,还掌控了部分动力电池所需要的稀有材料,贵金属的产能。

    他手底下的这些矿务企业看似彼此竞争,但实际上都是在徐申学的掌控之内。

    而等到明年,他手底下的这些矿物企业,将会掀起一番所谓的价格战,自导自演把锂材料的价格降下来。

    然后趁着锂材料价格暴跌的时候,趁机继续抄底,拿下其他锂矿进行大规模开发,并且注重国内以及非洲等地区的锂矿资源开发,现在的锂矿资源来源比较依赖于澳洲以及南美地区,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不过徐申学旗下的安东矿业在非洲投资的超大型锂矿开发项目,目前已经进入了投产阶段,正在逐步提升产能。

    这可是个年产五十万吨的超级项目,比整个澳洲的锂矿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