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7章、不确定的恐惧(2 / 2)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读选妃子,诸位没意见吧?”

    水榭内顿时一片寂静,落针可闻。诸位贵女连同她们身后的家族长辈,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夏林亲自出题!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往的备考策略可能全然无用,意味着胜负的天平将彻底倾斜向一个未知的方向!

    几位有心争夺伴读之位的小哥哥,更是面面相觑,难掩忧色。

    三娘嗔怪地看了夏林一眼:“你又胡闹,选才自有章程。”

    “章程是死的,人是活的。”夏林浑不在意地摆摆手:“我出的题,不考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就考他们有没有脑子,有没有胆色,能不能办实事。”他目光扫过下方一众神色各异的年轻面孔:“你们放心,保证公平。”

    独孤迦叶眼睛一亮,立刻凑到夏林身边,抱住他的胳膊摇晃:“夏帅最好了!到时候我可要去旁观!”

    “去,都去。”夏林拍了拍女儿的头,对着众人道:“题目嘛,暂时保密。不过可以透露一点,跟这长安城有关,也跟你们每个人的日子有关。回去都想想,别光盯着书本,多看看窗外。”

    他这话说得云山雾罩,却更让人心痒难耐,又惶恐不安。这范围也太广了!然而这夏林的心思,谁能猜得透?

    不过倒也没人去质疑,毕竟夏林什么人?成名近二十年,几乎都是传说一般的存在,文能提笔安天下,在这些年里将魏国从摇摇欲坠变成当世第一强国。武能马上定乾坤,东征西进南下北上,八荒四合都是他的胜利传说。

    民间都有这么一句话,叫质疑夏帅的没良心,挑战夏帅的没脑子……

    豆芽子此刻也淡淡开口:“夏帅既开了金口,便是定论。尔等各凭本事吧。”

    接下来的宴席,气氛便愈发微妙。美酒佳肴仿佛都失了味道,每个人心中都在反复咀嚼着夏林那几句话。夫人们交换着眼神,试图从对方脸上找到一丝线索,年轻人则食不知味,连彼此间的机锋都少了许多。

    李治与李承乾、拓跋尚几人坐在一处。拓跋尚压低声音,兴奋道:“我叔出手了!这下可有好戏看了!我就说嘛,那帮家伙的好日子到头了!”

    李承乾端起茶杯,掩去唇边一丝了然的笑意,轻声道:“师父说过,世家的确是国家身上的吸血虫,这是一定要遏制的,但世家同时也有深厚的底蕴和智慧,这是要利用的。”

    李治默默点头,看着满座心神不宁的宾客,心中明了。父亲这轻飘飘几句话,比任何严旨训诫都更有效力。一种不确定的恐惧,已经深深植入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心中。他们不再知道该如何准备,不知道标准何在,只能更加收敛,更加努力地去揣摩上意,去表现自己有用的一面。

    宴席散后,消息如风般传遍长安。

    夏林亲自为东宫伴读选拔出题!题目与民生日常相关!

    一时间,各大书坊关于昆明池水文史、长安坊市格局、漕运物流、乃至物价百工的书籍被抢购一空。家中有适龄子弟的,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重金聘请精通工械、算学的西席,有的则派人日夜守在昆明池畔,记录水车运转、人流变化。更有甚者,开始让子弟走出书房,去市井之间了解寻常百姓的生活。

    往日只知风花雪月的公子小姐们,被迫开始关注米价几何、布价几钱,渭水每日进出多少船只,水车灌溉多少田地……整个长安的风气,似乎都在这一夜之间就变了。

    而此刻的夏林,却正优哉游哉地躺在自家院中的摇椅上,听着孙九真汇报各家的动向。

    “都动起来了?”他眯着眼,享受着傍晚的凉风。

    “是。”孙九真声音平静:“如夏帅所料,无人敢怠慢。”

    夏林嗤笑一声:“这帮人啊,就是欠收拾。不给他们指条明路,他们就在那圈子里打转,争来斗去,屁用没有。现在好了,都给我出去跑跑,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转的。别给我整天玩宫斗。”

    他顿了顿,又道:“跟治儿说一声,题目我已经想好了,到时候让他也看看,他未来要用的是些什么人。”

    夜色渐浓,长安城千家万户灯火亮起,许多宅邸的书房亦是烛火通明。只是这一次,伏案疾书的年轻人们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圣贤文章,还有更多他们曾经漠不关心,如今却必须尽快弄懂的俗务。

    无形的压力笼罩在长安城的上空,而压力的源头,此刻正晃着摇椅,盘算着明日是去勾虫子还是去看看暖房里的菜苗。

    独孤迦叶挨着他坐着,兴致勃勃地问道:“爹爹,你到底要出什么题目嘛?先告诉我好不好?”

    夏林抬手也弹了她一个脑瓜崩:“急什么?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保证让你看一场大热闹。”

    迦叶捂着额头,嘟囔道:“爹爹最会卖关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