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一章 心里决定好的事(8k大章求月票)(3 / 6)  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自然是东宫若疏、林琬悺、还有冬贵妃,她们都与陈易有所牵连。

    不过陈易走时却并未带上她们,是否因为,其实那人不曾有多少在乎?

    景仁宫内寂静片刻。

    过了许久,终于传出声音:“各回各处。”

    素心走后,凤袍女子缓缓起身。

    无名老嬷此时从暗处走出,她头颅低垂,无尽歉意道:

    “娘娘,我终究没有追上她们。”

    安后道:“若寅剑山剑甲真能轻易对付,那也不是剑甲了。”

    无名老嬷见安后不做追究,便又道:

    “娘娘,近来宫里应多加戒备,我担心那陈家竖子折返回宫,对娘娘不利。”

    安后默不作声。

    无名老嬷不知她心里多少浪涛掠起又落下,也不知她思潮又多少变化,但见她的眸光变了几个来回。

    最后,安后冷笑道:“乱臣贼子,想来之后要跟南疆勾连。”

    安南王妃不守妇道,与之牵连颇深,无名老嬷自然听闻过此事。

    “嬷嬷,派些人盯紧南面吧。”

    说完,安后挥了挥手,示意无名老嬷退下。

    后者应了一声后,便消失在了景仁宫中。

    独剩安后一人站在景仁宫大门处,遥遥眺望,一动不动地屹立着。

    她独立许久,阖上眼眸时,都是那飘荡的玉坠。

    那一念之差,以为他仍记挂情谊,可如今想想,那不过是他的刻意为之,是他的又一障眼法。

    可笑、可笑……她笑了出来。

    “本宫说过,天下皆知你是无君无父的逆臣,待朝会之时,懿旨落下,本宫倒要看看,天下人是怎样分说你的罪过。”

    …………

    朝会到了。

    金銮殿上,但见龙椅空悬,而其下面的凤椅之上,有一凤袍女子端坐。

    百官鱼贯而入,神情肃穆,这元宵之后的第一场朝会,于礼制而言不可谓不重,更关乎一年国运,故此近乎无人缺席,更无人称病,放眼望去,何其隆重。

    伴随太监拉高嗓子的朗声宣告,朝会已开。

    朝会盛大,而且官宦极多,故此不是议事朝争之时,往往是宣告朝政结果、任免官员、颁布旨意,正因如此,气氛不可谓不肃穆庄严。

    而今日,在惯例的场面话后,宣告的第一件事,竟是治人罪名。

    治原西厂千户陈易通敌叛国、畏罪潜逃之罪!

    需知这陈千户数月前才因救驾之功,得到嘉善,如今却沦落如此,

    风云变化之快,不禁令百官为之愕然。

    但…似乎无人敢有异议。

    答案很简单,朝会是宣告结果,而非议事朝争之时,更遑论是新年第一场朝会,便更是神圣庄严。

    哪怕有人对此心有不满,也断然不敢冒大不韪,从百官之中出列进谏。

    朝堂之上,太监朗声宣读懿旨:

    “易通贼乱国,先与林党为寇,受纳货贿,贪污,林党覆台,本以救驾戴之功宥,不追前罪,乃望其改过,不意不改,犹妄蔽圣听,肆志妄作,家藏甲六副、藏刃数十、暗通贼,事露之后,杀伤无数,潜逃于外,今不治此乱臣之罪,无以明法度,不言此乱臣之过,无以安社稷……”

    懿旨之声落在朝堂之上,众人有耳皆听,金銮殿里一派寂静。

    即便有人神色连番变化,但没有人胆敢在此刻出言,触怒那临朝称制的太后。

    安后环视大殿,心中安定,朗声道:

    “陈易之罪,已明言于众,诸卿若无异议……”

    咚!

    声如洪钟。

    远方传来一声庄重的鼓响。

    那是登闻鼓!

    安后脸色骤变,百官尽皆拧头,空气中爆发唰唰的摩擦声。

    殿外,已有人回报:“景王领太学众学士敲鼓,上陈陈千户之冤!”

    话音落下,百官皆是哗然。

    那金銮宝座之上的凤袍女子,脸色更是笼罩在阴霾之中。

    登闻鼓声声回荡,伴随着陈冤之声,远远袭来,好似要上达天听。

    安后的指尖微抖,脸色不可思议,她如何也想不到,景王竟会为这人在朝会之时敲登闻鼓,与宫里公开争锋相对。

    先是与南疆有染,又是景王为其陈冤。

    还有寅剑山剑甲……

    若他还活着,行走江湖,又将拉起怎样的力量?

    坠崖之前,陈易那声嘶力竭的嗓音,此刻回荡在了她的耳畔。

    那铮铮冷语,竟如刀兵…

    “但当来日,我提刀入洛,拼了一条命不要也踏碎景仁宫,将你从金銮宝座上扯下,让你亲眼看见何为大厦崩塌!”

    他难道会说到做到?

    凤袍女子的凤眸轻颤起来,她仿佛看到,某一天到来之时,天穹昏暗,撕裂开一道狰狞口子,金銮殿近乎垮塌,而那人踏了进来,将雍容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