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不受待见的爱尔兰人(2 / 3)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历史上的大饥荒只持续到1852年,但这一世的情况却更加糟糕,直到此时饥荒依然延续。

    英国人将其归结于爱尔兰人的叛乱,但真正的原因无人知晓。

    但有些地方的饥荒已经结束,比如皇后村的詹宁斯一家已经将主食换成了高粱和一些不知名的豆类。

    虽说这种粗粝的食物时常让人难以下咽,但总归是能填饱肚子,还能用来和周围村子的人交换物品,接济乡里。

    高粱杆和豆萁还可以喂养动物,詹宁斯一家甚至还可以用猪去换粮食和租赁更多的土地。

    不过大多数地区的情况依然很糟,英军的直接干涉和地主们的不当人,人为地增加了饥荒的长度。

    更多的人不得不选择离开爱尔兰岛,弗兰茨则是有些郁闷,因为他本以为自己可以早点结束这场灾难,结果却让其长度和烈度都有大幅增加。

    大量的爱尔兰人的蜂拥而至让奥地利帝国的系统不堪重负,即便奥地利帝国有着对外来人口成熟的应对策略也没法同时应付如此大量的外来移民。

    弗兰茨在此时选择的策略是将那些不适合继续迁移的和相对优秀的人留下,这样至少不至于让国内的民众太反感。

    然而现实是民众讨厌的是文化差异较大的外来者本身,并非他们口中的小偷、流浪汉和骗子。

    爱尔兰人是奥地利帝国外来群体中人数最多的,不过文化差异其实算不上最大,毕竟爱尔兰人好歹是欧洲人,他们的文化差异肯定不会比日本人和达利特人更大。

    但日本人和达利特人只存在于特定的殖民地,而且通常来说受到严格管控,所以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至于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波兰人,以及新征服土地上的那些摩尔达维亚人和瓦拉几亚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

    那就是承认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接受自己是奥地利帝国这个普世帝国的一员。

    但爱尔兰人不同,认同奥地利帝国这个概念的人并不多,哪怕是心存感激,他们也觉得自己是爱尔兰人或者英国人或者是所谓的自由人。

    得到弗兰茨的庇护也只会归功于上帝的旨意,这在奥地利人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双方的底层代码就冲突,所以内政大臣巴蒂斯塔才会分外头疼。

    “我说的是爱尔兰人问题!你们想什么呢!”

    这时大家才长出了一口气。

    不过对于其他高官来说爱尔兰人的问题算不上问题,毕竟这种底层问题根本困扰不到他们。

    “您应该去和教会谈谈,是他们蛊惑陛下的。”

    “没错,我觉得还是谈谈老鼠吧。”

    施瓦岑贝格亲王叹了一口气。

    “我们什么都做不了,陛下已经把能做的都做完了。至少在城市中心区域几乎看不到老鼠了,至少我这几年坐马车的时候没见到过。”

    内政大臣明白众人对自己的话题不感兴趣,他没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么多大人物的看法,只能顺着他们说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是否继续使用毒饵的问题,现在民众和基层官员们对这个争议很大。

    毒饵的投放可以有效地减少老鼠的数量,但现在有些人觉得老鼠几乎绝迹没必要继续投放毒饵。

    这些毒饵每年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死伤。”

    负责科学技术的大臣沃尼克公爵坐不住了。

    “怎么可能还有人会误食毒饵!我们在毒饵投放点加装了围墙铁丝网,还有警示牌,甚至还有神职人员和志愿者在从旁讲解。

    此外毒饵经过皇家科学会的几次改良已经变得又醒目又难闻,谁会吃那种东西!”

    巴蒂斯塔伯爵无奈地拿出了一份报告递给沃尼克公爵,后者看完之后立刻瞪大了双眼。

    “怎么可能!为什么误食毒饵的名单中会有四十名贵族!还有两名在校大学生!

    您一定是在骗我!我们最聪明的年轻人怎么会干出这种蠢事!”

    巴蒂斯塔伯爵无奈地靠在椅背上淡淡地说道。

    “找刺激。”

    “什么?”

    “那些青年男女也好,那些聪明人也罢。我们的奥地利帝国似乎太和平了,所以他们想找点刺激。”

    诸位高官面面相觑,有人想起了过去的青春时光,有人则是想起了自己家里不成器的子嗣,良久终于齐声发出了一声重重的叹息。

    “打老鼠也不错。总算是能给这群人找点事做。”

    “打老鼠和打猎也没什么区别,比拼的都是力量与智慧。”

    对于战争大臣拉图尔伯爵的看法,众人实在无法认同,毕竟打猎算是一种高雅的兴趣爱好,打老鼠算是什么?

    吃饱了撑的吗?

    “毒饵还要继续投放吗?”

    巴蒂斯塔伯爵问道。

    “当然!难道您会因为可能会造成误伤就禁止使用大炮和火箭吗?

    这可是一场战争,我们的对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