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都无所谓,输了才丢人!”
施瓦岑贝格亲王强调道。
“遵命。”
巴蒂斯塔伯爵不知道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会如何,但奥地利帝国的主要城市应该都能控制得住老鼠的种群数量。
这样应该就算是胜利吧。
巴蒂斯塔伯爵最担心的还是爱尔兰人的问题,他害怕爱尔兰人终有一天会像匈牙利人一样引发一场战争。
不过他显然是多虑了,爱尔兰人虽然喜欢结社,但弗兰茨从一开始就已经将其打散或者圈养起来。
弗兰茨对于鸠占鹊巢这种事情极为敏感,他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国土上。
而且爱尔兰岛上的马铃薯晚疫病灾情虽然还在持续,但经过几次调整之后种植其他作物已经可以继续存活下去。
接下来奥地利帝国对爱尔兰人的救援将会以恢复生产为主,而并非是将其转移。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弗兰茨早就认识到了爱尔兰人的转化率很低转化成本相对较高这个问题。
但他之所以会如此积极地接纳爱尔兰人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削弱英美,否则他们会迅速转变为英美的廉价劳动力为英美的工业注入活力,又或者成为他们的殖民先锋。
相对而言弗兰茨多花的这些钱不算什么,而且爱尔兰人在奥地利帝国早期殖民活动中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民众们表现则是有些狂热,他们成群结队地上街想要扑杀老鼠,但很不幸的是城市内在这么多年的治理下老鼠的数量已经有了明显减少。
而且弗兰茨也不希望民众对此过于狂热,他的目的始终是给民众建立一个防御鼠患的意识,并非是想要让他们什么都不做专门处理老鼠。
不过民众的广泛参与还是很有用的,他们消灭了很多政府官员注意不到的角落。
奥地利帝国的捕鼠用品也迎来了一波销售的高峰期,而作为全奥地利,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捕鼠用品制造商弗兰茨自然是赚的盆满钵满。
消灭老鼠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家中粮食、家具的损害明显减少。
因误食遭老鼠污染的食物患病的人数直线下降,塑造出老鼠这个大家共同的敌人也有利于民众的团结。
当然有好就有坏,一部分社会精英试图占领道德高地,排除异己。
他们声称是那些懒人和穷人养活了老鼠,犹太人和吉普赛人则是“鼠奸”正是他们将老鼠引到了城市之中。
那些面对老鼠无动于衷,或者试图为老鼠辩护的人统统是人类之敌。
弗兰茨就知道一定会有人借机打压异己,好在他足够清醒,并不会滥用手中的权力,同时他也会反向调查那些乱喊口号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