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年七月后,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领导剿匪斗争并取得胜利,巩固了北满根据地。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三下江南的作战。围攻城子街,全歼敌新一军八十九团。强攻德惠坚固设防之敌,在东北战场上第一次指挥步兵、炮兵、坦克诸兵种协同作战,为我军向国民党主力军进行正规攻城作战取得了经验。又率部参加东北夏、秋、冬季三次攻势作战。在夏季攻势中,他率六纵在友邻部队配合下,全歼国民党新一军三十八师一一二团,又追歼敌暂编第二十一师。率部与兄弟部队配合进行四平攻坚战,与敌血战十五昼夜,给国民党守军以沉重打击。在秋季攻势中,连拔敌吉林外围据点,击毙敌二师少将师长,为攻取吉林创造了条件。在冬季攻势中,与兄弟纵队配合,取得了新立屯战役胜利,围歼国民党精锐部队新五军,给蒋介石和国民党军以极大震撼。他率部运动歼敌,接连攻克辽阳、鞍山、营口等重镇,全歼敌五十四师和二十四师等三万余人,受到毛主席主席和东总领导来电嘉奖。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洪学智同志率领部队参加平津战役,先截断平津之敌联系,封堵了北平敌人海上逃跑之路;同时遣所部主力十七师参加天津攻坚战,为平津战役胜利作出了贡献。此后,他任四十三军军长,率部作为四野先遣兵团南下,途中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第一副司令员。一九四九年五月,指挥四十三军发起渡江作战,从黄冈、黄石、蕲春三地渡过长江,迫使武汉守敌弃城南逃;后指挥所部参加湘赣战役,攻占鄂城、大冶、九江、南昌等城市;继而参与指挥广东战役,解放了广州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学智同志任中南军区第十五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参与指挥第十五兵团进军广西的作战行动,参与指挥渡海作战,取得解放海南岛战役的重大胜利。直接指挥广东剿匪斗争,巩固了广东治安和社会秩序。一九五零年五月,指挥发起万山群岛战役,击沉敌舰4艘,重伤敌舰队司令,创造了木帆船打军舰、以劣胜优的奇迹,受到毛主席主席的嘉奖。
一九五零年七月,洪学智同志调任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同年十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志愿军入朝作战。他分工负责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工作,参与领导指挥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和其他历次重大战役,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和谋略,并在保证志愿军首脑机关的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彭德怀司令员的高度赞许。一九五一年六月,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领导志愿军后勤指战员浴血奋战,在没有制空权和频繁遭受洪水袭击的情况下,建立起了“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粉碎了美军策划的“绞杀战”,保障了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为夺取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在战争中积累了一系列现代战争后勤保障经验,已成为我军后勤工作的宝贵财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先后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一九五四年二月,洪学智同志被任命为总后勤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任总后勤部部长、党委书记。面对后勤工作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形势,他从国家和军队的实际出发,在理顺后勤体制、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标准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我军后勤建设在正规化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他组织领导全军后勤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队后勤保障体系,是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一九五九年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叛乱,洪学智同志代表中央军委进藏了解平叛作战和后勤物资供应情况。他深入前沿部队和后方兵站医院,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为平叛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一九五九年七月庐山会议后,洪学智同志受彭德怀冤案株连,翌年调离部队到吉林省工作,先后任省农机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特殊时期”开始后,他遭受关押批斗,一九七零年被下放农场劳动改造。他始终坚持原则,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一九七二年在毛主席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解除了劳改。一九七四年任吉林省石油化工局局长。
一九七七年八月,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洪学智同志当选为中央军委委员,九月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他带领军工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拨乱反正,全面整顿,恢复生产秩序。他严抓武器生产质量关,保证了部队自卫反击作战的武器装备供应。他在狠抓常规武器和尖端武器研制的同时,大力推进民用产品开发生产,使军工企业走上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正确发展道路,为国防工业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九八零年一月,洪学智同志再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后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他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清除“特殊时期”对后勤工作造成的严重破坏,迅速消除了总后系统的派性,妥善解决了“特殊时期”遗留问题,使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