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78章 力量(3 / 3)  明末球长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勉强活着,其余九个都是朝不保夕的佃户,最夸张的是四川,七成土地归属蜀王,两成是官绅所有,一成才是某些幸运的农夫所有。

    四川的这种极端情况当然是少数,但是拥有几十万亩土地的徐阶,作为一个清官善终,自然也是一个大笑话。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朝灭亡后,为大明战斗到最后时刻的,是李定国了,因为李定国在大明朝一亩土地也没有。

    而对于地主来说,只要保证他们的财富,他们就可以拥护你。

    这也是为什么,在江南毫无所为的东林才子,一旦到了我大清怀抱,留着那猪尾巴,回到家乡后,马上变成嗜血屠夫,帮助我大清绞杀泥腿子,杀死几十万人也沾沾自喜。

    基本抛弃原本属于大明的地主,长老会当然没有真正的对他们下刀,而是搞起了经济战。

    经济战往往是最不经济的,但也是最有效率的。

    他们的核心思维就是,以东北廉价粮食,补贴运费后,随着产量不断提升,疯狂打击关内的地主阶级,这些地主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不知道发生了多少起地主纠集族人杀死外来粮商的事件。

    开个头就很好。

    不搞土改的原因不是因为洁癖,而是效率问题,但一旦需要了,对于那些企图以武力阻挡历史的车轮的,基本上都会被碾压的很惨。

    胡三七的战友们,不知道有多少都是在这些战斗中立功,有时候,半个县城的地主都被灭亡一空,然后那些土地就变成了集约化农场,进行订单式的生产活动。

    没有任何地主可以在长老那得到真正的订单,哪怕是用海船从朝鲜运干草也花费的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