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会江陵 第五百六十五章青唐(4 / 5)  幻之盛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后一次大规模补给和修整后,再自青海通西域的祁连古道,进入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和祁连山脉,跋涉数月,损失了大部分辎重,击破吐蕃藩属若干,以战养战,好容易走出群山,居然运气不好迎头撞上了最大的变数。

    一群同样狼狈而疲惫的吐蕃人。

    。。。。。。。。。。。

    长安东市,庆明里的京华总社外,专门用来张贴前方战况的塘报和人事升迁赏掉的文告的木榜长廊,一天到晚都是簇拥的人头。

    期间还夹杂着一些大宗战利品的处置和竞投拍卖的公告。

    在外围,还有一个临时的集市,都是由一些军从商背景的伙计,高举着牌子,叫喊着,都是诸如“月日时处,拍卖吐蕃健壮生奴五百口”“月日时处,长毛牛若干,驮马若干,大角羊若干。。需者速洽。。”“采买藿香、附子、血藤等生药五百斤。。”“处置军中剩余物资,残损铁料,布帛,大车。。”“应募酒水供应,三十万斤。。”

    乃至“招募刀客,跑河湟,待遇面议”“需健壮人手,有开矿、营造、驾车经验者,入青海数月,厚给安家,另支保身钱,包食宿,工钱日结”“急招能通藩部语言,善盘算者,。。。”“招募匠人,泥瓦木工皆可。。”之类供需信息。

    “亏大了亏大了。。”

    一个大嗓门的声音银的一片侧目。

    “没赶上这一茬,以后要参加大战,拿军功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的。。”

    “你没看这批去的人,死伤同样厉害啊。。”

    同伴扯着他袖子,劝阻道

    “死伤的厉害,朝廷恩赏的也不吝慷慨啊。。哪怕是一个军头,能够有命活回来,就是穿缺胯衫武官常服的”

    说话的人,穿的是盘领窄袍的戎衣,带着折上巾的噗头,浅绯色的缺胯炮,朱鸟文的饰边,看到这声学军的打扮,众人不由会心笑笑。

    “这次各色正副陪戎、仁勇、御武、宣节,至少褒奖了上千人,特晋的执戟长、司戈、中候、司阶各色怀化官,一下也多了数百号,甚至还有几十名菜二十出头的郎将、中郎将。。若是两学出身,就可以优先提级放任了。。”

    这人却自顾自得的越说越起劲。

    “错过了这阵子,今后就只能在山里和那些蛮夷纠缠,或是在北塞和那些游胡周旋,”

    “你没听榜文露布么,连塞外叛贼都开始向朝廷请降了,没有大战的军功,靠慢慢熬经历积攒人头,不知道要熬到猴年马月去。。”

    “更关键的是,这次是内枢密大人领军殿后,没有人敢质疑或是分润他的功劳,所有报功请赏都是亲自督办落实到人头的。。”

    “许多人一下就有了士官的出身。。”

    “我也的去活动一下,。。看看能不能弄到西北去。。吐蕃退后,地方满地是缺额,”

    “据说枢密大人正在大刀阔斧的清查整治那些守土不力的官吏。。好多人被抄家没门,发配到海外去了。。”

    “再加上收复了青唐、西海、河湟游,众多城寨总要人镇守和治理吧。。”

    “青唐那个不毛之地有什么好去的。。”

    同伴再次泼冷水道

    “你孤陋寡闻了吧。。”

    “青唐可是通西古道,自古就有羌中道往来通天竺、西域。。既回纥道、河西道之后,日后怕是有一条商旅络绎的大路了。。。”

    “西域不说,天竺啊,佛法传过来的地方,不知道多富熟之地,物产丰饶,金宝满地,随便洒下种子都可以养活好多人啊。。可惜自从吐蕃势大,多少年没直接往来交通了,连朝贡都时断时续。。”

    “现在,没了吐蕃和那些西域列国过境狠剥上几层,这利头不知道有多大啊。。”

    “可是吐蕃人还在啊。。始终是个祸患啊。。”

    “吐蕃人。。”

    他讥笑道,

    “上百万青壮都被留下河西,当做牲口贱卖,国内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大唐不乘胜追击找他麻烦,都要自求多福了,”

    “若连这些老弱病残都收拾不得,那还跑什么商路啊。。回家抱孩子去”

    大声说话的声音,早吸引了一圈听众,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特异被拍出来夸大其词的托儿,大声的起哄道。

    这就是市井舆论造势的效果,很多人被坑蒙拐骗的手段,踏上西去的马车。当然等他们到了那些地方,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却已经来不及,没法回头了。

    有些是在战乱中失土离乡,战后却发现没有立足的农民,有些事在大工场的规模产业下,这些纷纷破产的小商户、手工匠户。背井离乡的来到长安讨生活,却发现长安的生活成本已经昂贵的惊人,还要受到当地人的排挤而举步维艰,不得不变卖到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另寻出路。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凭借一手技艺投奔军队,享受内部军眷待遇的平价供应,

    。。。。。。

    “老子终于是个官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