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会江陵 第五百六十五章青唐(3 / 5)  幻之盛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营代养之”

    “这个,怕有不妥啊,本来就不是军中的司职。。”

    司马岑参还是忍不住提出异议。

    “那就以我私人的名义掏这个腰包好了。。”

    我想了想道。

    “让吐蕃人的子嗣,去杀吐蕃人,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所谓生恩不如养恩,我才不信,经过从小到大十数年的养育和洗脑之后,突然跑出一个人来说,你其实被仇敌养大的要复仇云云,就能让他们反戈或者动摇,那是三流言情剧的情节。

    “宽容从来都是胜利者的专利。。”

    我对身边的有些心情激荡涨红脸想说点什么的少年参军李益道

    “失败者,才会用狭隘的强硬,掩饰心中的弱势。。”

    像大宋那样屡战屡败,保护不了自己的百姓子民,妇烈女,以保存士大夫为首的男人们,最后一点心理和道德上洁癖的盛世,还是越少越好。揭过了这个小插曲,

    奉命被召集起来前来拜揭的当地土著藩人头领,也来到了岸边,他们是来献红册和黄册、灰册,即吐蕃人编制的户口统计,红册为计桂和将士之数,黄册为计王臣百姓庸户之数,灰册为计附庸吐蕃的各部牛羊财赋人口之数。

    而奴隶什么的,则属于会说话的牲畜和两足行走的财产,是算在畜产之中的。

    这些人主要是西羌诸部头目,还有部分奇装异服的人,当然这些人多数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显然日子也不见得好过多少。比较亲近吐蕃,或是害怕报复的,估计都跑的七七八八,剩下这些都是没人要的,不上台面的货色。

    所谓吐蕃国内的情形,这些日子也了解了一些,由于这场战争负担远远超过实有的力量。民众困于兵役,又遭灾荒,所谓“差征无时,凶荒累年”,而这些靠近前线的下种部众更惨。

    “这些事高帽部,属于吐谷浑种的一只。。据说他们是为慕容氏征服的乙弗鲜卑后裔。。”

    为我讲解的,就是苏毗大将陵伦钦,介绍到最后,他的表情有些奇怪指着一些衣裳褴褛的人道。

    “他们是格西嘎尼。。吐蕃的杂碎,刺面奴的后代”

    城中还有不少被俘虏或是虏来的各族后裔,按照吐蕃的做法,无专长的俘奴,面上刻黑字黥面,分配到各地充奴役,有专长的俘奴,右臂上刻黑字,等候赞普亲自发落,也就是所谓“赞普臣奴”。

    这次吐蕃推走的仓卒之极,大量庸奴被丢弃在当地。

    这些人上来,无非是结结巴巴的汉话,说一些“吐蕃残横惩暴,番汉百姓不堪其苦,日夜盼王师前来解救于水火”的套话,然后还有一大批人很凑趣的做出一副悲切泪泣,感激涕林,或是抱上大腿的激动表情。

    “既然心向大唐,就给他们为大唐出力效忠的机会。。”

    “按照灰册的记载,让他们出青壮男子。。”

    “吧缴获的那些吐蕃兵器发给他们,把他们武装起来。。由交由苏毗部统带”

    我想了想又到

    “赐名吐蕃皇协军。。”

    “苏毗部请愿为大军前驱,将士忧心国内族人,恨不得插翅打回孙波茹青海玉树地区去。。”

    陵伦钦看着我的脸色,又小心道

    “可以让他们去,但是不是全部去。。”

    我不暇思索的道

    “让苏毗九色部众各分出一半去,其余继续有你统带,随我经略青海好了。。”

    “让他们就地组织协军部众,驱赶青海各部的事情做的怎么样。。”

    “烧掉沿途所见到的帐房,抢光他们牛羊,告诉那些西羌部众,想吃饱肚子,就向西进发,只有往西南走才有活路。。”

    “告诉他们,现在伍茹、叶茹、茹拉之地各家王臣领地上,已经没有多少青壮男子了,留守的全是老弱妇孺。。满地牛羊财货无人看守,任由他们自取自得。。”

    炮灰流,我也会玩。

    。。。。。。。。。。。。。。。

    祁连山脉西麓的大雪山下,两只衣裳褴褛疲惫不勘的军队,几乎是迎面撞在一起,爆发了惨烈的拼杀。吐蕃战剑和唐制横刀飞舞在空气中,重重的交错砍穿劈破伤痕累累的甲衣,割裂柔软的人体,折断的吐蕃细矛和步槊,趋势不减的继续插入人类的身体。

    漆成黑色的角盔和红色樱子的銮兜顶在一起,吐出剧烈运动的白气和怒吼的叫骂声。

    尚息东赞脸色铁青的看着面前的对手阵营的血红战旗,嘶哑着嗓门让亲军重整队伍再战,居然是安西军,居然会在这青海以北靠近黎域的祁连山下,遇上唐人的安西军。

    作为他的对手,安西兵马使兼交河长史李元忠也很郁闷,他这只队伍是安西军凑出来的最后一点家底,军中多是当年随“山地之王”高仙芝征战葱岭的旧部,也曾经随李嗣业奇袭大山环抱中小勃律国的山地奇兵。

    以客军援安西,以安西军略吐蕃后路的这个异想天开的策略,让他们自交州跋涉数百里南下瓜州,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