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7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3 / 6)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和技能上要偏高。

    这就使得现在张总教头对名下企业的造血能力还跟不上需求,发育速度太快,哪怕他已经是相当克制,但产业结构就是这样,分工一多,岗位就跟着多,而且会有放大效应。

    对沪州市来说,这就是大好事,道理很简单,即便是沪州市的农村人口,普遍受教育水平也要较高一些,那么“张安电子”未来一年新增一线岗位薪酬大概在八千万到一亿。

    不管落地在郊区哪里,八千万全部过来,那跟进的税收就不可能少,按照正常的消费类电子产能比重,大概能带来一个亿左右的税收。

    当然,前提是全都落地沪州,梦想还是要有的。

    就业自是另外一回事了,倘若三四千号人全是沪州本地的,那落地所在的区镇能直接松一口气。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沪州市真正盯上的,还是“张安工业联盟”的高端就业岗位,两边高校群是处于竞争生态位的,涵盖面几乎囊括全工业农业金融业等等全社会生产活动。

    不过有竞争也有合作,张大安的名声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商业成果,跟江宁市高校群的合作,目前软硬件也只是初有成果。

    但即便是初有成果,《神屠》今年很有可能冲八个亿的营收,以及“状元星”更加逆天的二十亿到四十亿的规模,也足够吸引沪州市高校群靠过来谈合作。

    这光景“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筹备上市,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断有沪州市的产学研相关单位加入的,催促“张安健康”扩大规模的金融机构,主力就是沪州市的大玩家。

    毕竟“张安健康”实在是太适合在股市上讲故事了,对于大玩家来说,“张安健康”完全可以发展成更加独特的本土“安利”,他们其实也想不通为什么江宁市这里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赚个六千万一个亿好像就特别高兴了。

    他们哪里晓得,过往种种心酸,委实不太方便被外人知晓。

    动静早就有过的,跟张总教头的斗智斗勇,最后结果真是一片狼藉。

    城东区送了几十个人去吃“皇粮”,这才有了现在安定祥和的发展环境,要不“张安工业联盟”以及“张安工业园”根本就不会诞生。

    初创公司来这里,绝不仅仅是政策上的扶持,还有一些设备,可以从“张安工业联盟”来租,包括不限于超级计算机。

    不说光学研究那些价格逆天的实验设备,仅声学一个比较常规的标准测试实验室,全套设备最少最少也要两千万。

    当然过了十几二十年会便宜一点,大概百八十万就能搭建一个,但那也是因为国产设备发展了起来的缘故。

    现在嘛,除非跟声呐研究所或者其它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否则初创公司基本上没有太好的办法。

    不可能租到的,得有介绍信。

    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留学日本、德国、美国进行深造,科研人员的黄金期就那么一点儿时间,倘若不把握机会,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这还只是专业方向的研究,如果细分到材料应用领域,一个化合物一个化合物测试过去,每年不烧个两三千万很难有产出。

    而且烧经费的过程中,理论研究也要跟上,数据模型是要有应用场景的,同时验证理论的过程中,在当下的科研活动中,超级计算机几乎是标配,参数越多电费越多。

    因此国内新世纪前后的科研人员,选择余地其实非常狭窄,要么憋大招,要么出去刷金币。

    非顶级科学家的归国比例较低,其实说白了还是筹码问题。

    现在有人能在小众领域解决一部分设备和经费问题,那么自然就吸引了一部分犹犹豫豫的高端科研人员选择搏一搏。

    多条路子多个选择,这些人从沪州来“张安工业园”创业,其实也是给同门师兄弟探探路,能趟出一条路来,那就真走宽了。

    所以通常来说为了拍张大安的马屁,一些务虚会议,沪州来的科学家更愿意给张总教头撑撑场面,把“张安工业联盟”的格调刷了上去。

    在安排好岭西省过来的各县武装部干事们的行程,又结束了“仙林宝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本批次学员结业仪式,张总教头拉满的行程还得去江宁市里参加一个工业化发展学术交流会。

    都是各方大佬带人过来讨论讨论,张大安是“产学研一体化”在江口省的头面人物,自然也是大佬。

    其实放在以前的话,是祥泰市的工程院院士出马,但产业内容比较有限,局限在土木类,所以“三连状元”异军突起之后,江口省这里基本上就是张总教头做招牌。

    一个院士在这年头,还烧不了一个亿,跟张总教头这种打算拿二十个亿出来陪江宁高校群玩一玩的,还是没办法比的。

    更何况二十个亿不过是开胃小菜,“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上市之后就是奔着千亿市值去的,“韭菜们”怎么攒预期且先不提,反正圈来的经费,预计是要花掉百分之十到二十。

    还是很吓人的。

    不过因为烧百八十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