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9章 大捷!告庙大捷!(2 / 3)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保自己的儿子中举。

    此外还有一份流传甚广的名单,包含了参加这次顺天乡试的官宦子弟名单。

    朱俊棠也有些担忧起来,他们这些国子监生是和官户考生同科录取的,如果那份名单上的人都中举,那他们这些贡监生就没有机会了。

    聊完了乡试的事情,年轻读书人的话题自然又回到了军国大事上。

    “听说这次蒙古来了万骑直扑大同,也不知道东胜卫能不能守得住?”

    “戚将军南征北战,年初刚刚搜套大捷,这次来犯的兀慎部本就是戚将军的手下败将,定然是能守住的。”

    “山西这些年兵灾连连,也是苦了本地百姓了。”

    接着有人问道:

    “朱兄,你就是大同的,你怎么看?”

    朱俊棠愣了一下,我怎么看?

    他想到自己被拖欠禄米的童年,回忆着父亲去代王府和宗伯家里乞讨粮食,想到自己被困在大同城内的日子。

    朱俊棠摇头说道:

    “复设东胜和棱堡之策都是苏先生上书的,戚将军一定能赢的。”

    听到“苏先生”三个字,众监生纷纷点头。

    苏泽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不亚于授业恩师沈鲤,在场众人,从在京参加乡试的资格,到采风使的兼职,都可以说是苏泽的恩惠。

    而这一年来,苏泽所奏皆允,事事都办成了。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冲进茶馆。

    “大捷!大捷!”

    众人纷纷站起来,只听到茶馆外的喧哗声,人群都向着京师中轴线上的大道涌去。

    张纯拉着这名同窗问道:“是露布报捷!?”

    这名同年喘匀了气说道:

    “东胜卫大捷!兀慎部围攻五座东胜棱堡不克,只能放弃辎重绕过了棱堡,被戚将军的车营前后夹击大败!”

    “兀慎部首领秃发被俘,万骑尽没!”

    听到这个消息,整个茶馆中都沸腾起来。

    国子监生们纷纷冲出茶馆,也跟着人流冲向京师中央的大道,想要现场一睹露布报捷。

    ——

    “恭贺陛下,东胜大捷!”

    司礼监三巨头高高举起报捷的露布,隆庆皇帝还故作镇定,他询问身边的首辅李春芳道:

    “李阁老,内阁确认捷报可信吗?有没有夸功冒赏的可能?”

    李春芳躬身说道:

    “戚将军的捷报和之前的军情消息都对得上,战果还需要朝堂派遣清边御史勘核,但是大捷不会谎报。”

    李春芳又说道:

    “宣大总督王崇古和大同巡抚王用汲的奏疏应该也快到了,三方印证就没问题了。”

    这下子隆庆皇帝确定捷报是真的了,他从龙椅上站起来,激动的说道:

    “此番东胜大捷,内阁和兵部议个封赏的章程来,倡议设立东胜,修造东胜的官员也要一应褒奖!”

    “来人啊!朕要告庙!”

    听说皇帝要告庙,在场众人都没有表示反对。

    如此大捷,自然要让祖宗们知道。

    李春芳说道:

    “陛下,可在御驾两边安置使者,宣告捷报,让京师百姓同庆。”

    隆庆皇帝立刻说道:

    “李首辅所言极是!从红盔将军中选几个声音洪亮的,护送朕告庙去!”

    ——

    苏泽已经从【飞鸽传书】提前知道了大捷的消息,甚至要比京师君臣提前知道了战争细节。

    戚继光不愧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将领,他在全面优势下,依然执行了完美的战术。

    戚继光派遣军队诈败勾引兀慎部,将兀慎部的骑兵引入到了棱堡的控制区域。

    诈败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难度最高的战术。

    普通士兵在战场能看到的只有左右战友,以及上级的军令,他们是不知道战场情况的。

    一个不小心,诈败就成了真的溃败。

    也只有戚继光这种军纪森严,又对主将无条件信任的军队,才能执行这样的战术。

    兀慎部见到棱堡后,很是看不起这种小型要塞,兀慎部首领秃发命令手下攻城。

    可等到火炮隆隆响起,蒙古人成片倒下的时候,秃发才知道自己撞上了铁板。

    一座小小的棱堡,兀慎部的万骑可以将棱堡团团围住,却死活打不出一个缺口。

    这时候戚继光的车营又来了。

    秃发在犹豫下,还是决定放弃啃棱堡这个硬骨头,继续追击戚继光的车营。

    在追逐了半日后,他们又见到了另外一座棱堡。

    就这样反复几次拉扯后,兀慎部已经卡在了东胜棱堡中间。

    车营他们追不上,棱堡他们打不动,而就在这个时候,秃发又接到了一个糟糕的消息,后方的棱堡已经开始袭扰他们的后勤了。

    游牧民族打仗,不像农耕民族需要长长的补给线,他们可以驱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