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9章 大捷!告庙大捷!(1 / 3)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在场的众大臣开始依次发言。

    首先是兵部汇报了京师守备的情况,虽然东胜棱堡已经修造完毕,但万一有蒙古骑兵侵入京畿,那也会引起京师恐慌。

    所以整个北方防线都要动员起来,不能再发生蒙古骑兵突入京师城下的事件。

    此外宣府大同的后勤补给情况,兵部也都做了汇报。

    紧接着工部又讲了大同铸炮的情况,并且对上次试用新式炮弹的情况做了说明,盛赞新式炮弹“弹雨如幕,人畜皆死”的恐怖威力。

    四位阁老听完了众臣的汇报后,每个阁老分别就自己负责的部务发表了意见。

    最后李春芳说道:

    “兀慎部开启边衅,我大明自当予以痛击。”

    “从今日起,内阁轮流值守宫中,六部九卿衙门都要留足人手应对军情。”

    “六科督宪六部九卿衙门,凡所弹劾‘庸懒迟惰’,内阁堂票革职,绝不姑息!”

    阁部九卿重臣们纷纷称是。

    李春芳这才看向苏泽说道:

    “此次东胜卫战事,《乐府新报》可以刊发非机密的军情,每期新报都送内阁审定。”

    “都察院要盯着京师风向,妖言惑众者要立刻拿下。”

    原来是因为这个才把自己喊来兵部的啊。

    李春芳这位首辅还真有意思,平日里总是一副存在感不强的样子,偏偏到了关键时刻能让人感觉信赖。

    隆庆朝的阁部重臣们,可以说是“悍臣如林,猛将如雨”,但是在关键时刻,也都乖乖听从李春芳的命令。

    ——

    九月十三日,经过内阁审核后,《乐府新报》临时增刊一期,将这次东胜卫之战的前因后果都登在了报上。

    内阁四位辅臣都撰写文章,发表了自己对战事的看法。

    其中又以高拱的文章最为独特。

    这次高拱没有从道德出发,或者讲什么“天命大明”的口号。

    而是从实学出发,从多方面分析了这次草原必败的原因。

    苏泽读完,也觉得这篇文章有理有据。

    而张居正的文章,则从财政角度上分析,这次草原入侵“必不可久持”。

    苏泽看完了四位阁老的文章,也是暗暗感叹,内阁都无师自通学会舆论战了。

    但是效果确实不错。

    以往蒙古有动静,京师都人心惶惶,动不动就要戒严宵禁。

    除此之外,粮食价格也要狂涨,还有一些地痞无赖之类的不良人乘机作乱。

    但是这一次在报纸上将事情说透了,京师百姓反而安定下来。

    加上内阁提前做了布置,京营、巡捕营、锦衣卫在城内巡逻,又打击了几个趁机闹事的会道门头子,这次秋防京师稳定多了。

    后方稳定,军需充足。

    接下来就要看戚继光了。

    ——

    九月二十日。

    国子监边的茶馆中,朱俊棠正和国子监的好友们一起喝茶聊天。

    朱俊棠原本是代藩宗室,和父亲越关上京告状,却被代王派遣杀手追杀。

    朱俊棠敲响登闻鼓后,代藩革除,代藩宗室允许从事四民之业。

    朱俊棠本来就有功名,隆庆皇帝恩旨他在国子监读书,参加今年的顺天府乡试。

    朱俊棠很珍惜现在的生活,大同分到的土地他已经租给别人耕种了,加上他在国子监给《乐府新报》当采风使的收入,足够他在京师过上不错的日子。

    在茶馆喝茶聊天,这是京师最近流行的事情。

    茶馆中都会提供几份报纸,有的茶馆还会雇佣读书人读报。

    国子监边的茶馆,自然不用雇人读报了。

    “张生,今年秋闱不会推迟吧?”

    张纯是贡监生中的领袖,他学业最好,多次得到司业沈鲤的夸赞,国子监内的几位教授,都认为张纯能考上举人。

    张纯说道:“肯定不会推迟的,考院已经锁院了。”

    听说考院已经锁院,监生们这才放下心来,为了防止科举考试作弊,乡试贡试前考官都会住进考院里。

    乡试定在九月二十八日,那现在锁院就说明不会推迟了。

    朱俊棠也松了一口气,乡试是三年一次,如果考不上就要等三年后了。

    科举就是一步慢步步慢,如果今年考不上乡试,就参加不了下一届的贡试。

    朱俊棠想起了父亲,参加科举是父亲的夙愿,如果这次他能考上举人,应该能告慰九泉之下的父亲了吧。

    “张生,那件事是真的吗?”

    张纯义正言辞说道:

    “这些市井流言就不要说了,徒增笑尔。这次乡试主考官是申时行申大人,他可是苏先生的好友。”

    朱俊棠想了同窗说的事情了,这一次参加顺天府乡试的还有内阁三辅张阁老家的公子,而申时行是张居正的弟子,坊间传闻张居正让申时行主考,就是为了确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