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 连上两疏(3 / 3)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但是都石沉大海。

    李一元对苏泽上疏已经产生了生理性的恐惧,但是他又怕苏泽的奏疏闹出风波自己却不知道,所以一边命令属下一定要将苏泽的上疏交给自己看,一边又害怕见到苏泽的上疏。

    今日刚刚到衙门,手下就送来两封苏泽的上疏。

    这个月不是已经上过一次了吗!

    苏二疏怎么变成苏三疏了!

    李一元心中怒吼,这一个月两封上疏,都已经将朝堂搅得不得安生了!

    如果一个月三封奏疏,自己还活不活了?

    李一元小心翼翼的打开奏疏。

    两份奏疏,一份是赞同涂泽民重启登辽海输的奏疏,一份是赞同王之桓报纸上的文章,修造泇运河的奏疏。

    还好还好!

    一封海运一封治河,都不是什么得罪人的事情,这次的奏疏应该不会引起什么风波。

    这个月已经到月底了,应该能消停几天了。

    通政使李一元如释重负,但还是不放心,亲自带着苏泽的奏疏去了内阁。

    ——

    工部。

    “雷尚书。”

    工部侍郎王之桓,面对工部尚书雷礼,心中有些忐忑。

    王之桓刚刚进入工部的时候,雷礼就是他的上司。

    这些年来,雷礼每次升迁也都不忘记王之桓,算是他半个举主。

    可自从雷礼就任工部尚书后,王之桓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和雷礼疏远了。

    这之后,王之桓力主在辽东修运河,又聚集了一批想要进步的工部少壮派官员,和观点日趋保守的雷礼矛盾日深。

    没办法,身在工部侍郎这个位置上,就不单单是一个人的前途了,王之桓也关系着不少官员的前途。

    而王之桓要进步,现任工部尚书雷礼就是绕不开障碍。

    工部是下三部,尚书几乎是没机会入阁的。

    工部上一个顶尖权势者是严世蕃,但是严世蕃只是工部侍郎,他被人称之为小阁老,是因为他有一个做首辅的爹,但实际上严世蕃根本就没有入过内阁。

    所以对于王之桓来说,如果不能晋升工部尚书,那他就只能调任南京工部尚书,那就几乎等于养老了。

    仕途就是这样,每一步都不能有差池,一次机会把握不住,这辈子就到头了。

    雷礼看向王之桓,开口说道:

    “前几日你在《乐府新报》上的文章,老夫认真看了,你能有这样的长进,日后我这位置就能坐了。”

    这下子王之桓诚惶诚恐的说道:

    “大司空折煞下官了!”

    雷礼温言说道:

    “工部和其他五部不同,工部决议的事情关系天下万民,是不可不慎的事情。”

    “当年重新皇宫,本官日夜都在工地,不敢稍歇。”

    “之前辽东漕运之议,你没有去过辽东一次,空发议论吸引众议,本官这才疏远了你。”

    王之桓也是官场老油条了,但是听到雷礼这段话还是羞愧不已。

    雷礼说道:

    “老夫准备上疏,力保你的新运河之议。”

    这下子王之桓都傻了。

    雷礼接着说道:

    “但是你要外任淮抚,还兼工部侍郎,总督河运。”

    如果是前几天,雷礼这么说,王之桓觉得他是故意将自己调离中枢。

    淮抚是要职,但毕竟是地方官,王之桓是要冲击工部尚书的人。

    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事情,王之桓也觉得自己实地经验不足,也许雷礼是真的要锻炼自己。

    “属下愿意去淮安。”

    “好,那老夫就上疏力保你的运河新策,等这条运河修成之时,就是你升任工部尚书之时!”

    等王之桓离开,雷礼抽出一张字条,将字条放入墨洗中,字条逐渐被墨染黑,雷礼微微叹了一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