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 连上两疏(1 / 3)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苏泽这话问得听起来外行,黄河运河哪里这么容易分离的。

    黄河从元初修到元末,夸张点说,元朝可以说是就亡在这条河上。

    治了那么多年的黄河,元代治河经验十分的丰富。

    贾鲁就是元代最杰出的水利专家,大明的治理黄河思路,也都是延续贾鲁的。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王侍郎大概是嗤之以鼻,觉得对方异想天开,浪费自己的时间。

    但是苏泽这么问了,王之桓真的思考起来。

    王之桓毕竟是专业的水利官僚,他翻出一张运河水图,然后思考了好一会儿,说道:

    “如果自夏镇东十里李家口引水,开河经韩庄再合泇、沂诸水,至邳州直河口入黄河,修这样一条运河,就能绕开黄河了。”

    苏泽连忙问道:

    “王侍郎,可行吗?”

    王之桓犹豫说道:

    “修河和其他事情不一样,需要实地勘探,结合当地山川水脉才行。”

    “但若是纸上谈兵,这还是可行的。”

    王之桓又说道:“受黄河顶托,运、黄交汇一带易阻,另须经徐州、吕梁两处险滩,每次黄泛都会淤塞漕运,这已经是朝廷的心腹之患。”

    苏泽连连点头。

    江南和湖广的粮食,都是通过运河北上送到京师,运河阻断可不是小事,这是要让京师饿肚子的。

    除了粮食之外,江南还是大明的钱袋子,运河淤塞京师百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王之桓又说道:

    “如果真的从夏镇修通运河到邳州,就可以避开黄运之阻,运河南北可通畅无虞!”

    苏泽连忙说道:

    “这条运河一成,比起辽东漕运,这可是千秋之功啊!”

    苏泽这句马屁,可是让王之桓飘飘然了。

    但是他知道,苏泽说的是对的。

    辽河漕运是什么垃圾?

    朝廷中大部分的大臣,对辽东都不了解,也根本就不关心,辽东修运河,甚至还不如在京师治理臭水沟呢!

    运河漕运可就不一样了!

    大运河是天下总枢,是关系到京师百万官员军民饭碗的要害!

    如果能解决运河的问题,让大运河不因为黄河泛滥淤塞,这确实是千秋功劳!

    这是要被皇帝阁老们记着,被百官们念叨一辈子,甚至是名流青史的功劳啊!

    苏泽当然知道这个方案可行。

    历史上,明末就因为黄河泛滥大运河徐州段经常淤塞,修建了这么一条运河。

    因为要引泇水来通航,所以称之为泇运河。

    明末的组织能力都能修建,如今隆庆朝无论是财政状况,还是官员专业程度,以及社会组织度都要远胜于明末,修造泇运河不是手到擒来?

    这也是苏泽的计划。

    你们漕运派不就是要开河吗?

    在辽东折腾运河,不如去修修大运河。

    反正都是治河,这政绩不是要比辽东开河更大?

    王之桓已经明显上钩,那他就可以说服自己派系的成员,支持泇运河的计划。

    苏泽又是一道马屁说道:

    “王侍郎,您可以在报纸上也提一提运河的问题吗?如果这条运河真的能修,日后大家也能知道您的首倡之功!”

    晕晕乎乎的王之桓,已经无法拒绝苏泽任何的要求了,他立刻答应下来说道:

    “包在我的身上!”

    偏厅的范宽听完了王之桓的对话,知道自己再也无法说服王之桓,只能在苏泽离开后,灰溜溜的离开王之桓的府邸。

    ——

    元月二十五日。

    新的《乐府新报》刊登了王之桓的文章,在辽东漕运问题上,王之桓完败潘季驯,从成本上看辽东漕运确实耗资巨大,收益远不如海运。

    但是王之桓又刊一文,讲述了他泇运河的构想,获得了朝野赞誉,都对他的专业性表示了赞许。

    登莱巡抚涂泽民之后,山东道监察御史王任重和沈藻也上书,赞同重启登辽海输,山东有关官员纷纷上书赞同。

    而武清伯世子李文同,也在前一日离开京师前往莱州港,准备在莱州港组建商号,专营辽东高丽参贸易。

    在苏泽舆论先行,各方布局下,苏泽再次将奏疏放入【手提式大明朝廷】。

    【本次模拟已经通过,不需要强行执行。】

    【模拟通过,本次模拟不消耗每月模拟次数。】

    【重启登辽海输,国祚+3】

    【威望值+200】

    果然可以!

    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大大降低奏疏执行需要的威望值,甚至可以直接降到0点!

    重起登辽海输其实就是一件小事,但是从这件事上苏泽知道了金手指的新用法,而这一套推进政策推行的办法,其实也正是一个政治家的手腕。

    苏泽感觉从中学到了不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