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零五章 大明的五年规划(2 / 3)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咱不希望挨打的是我大明。

    今后只有我大明,去将这些地方给占领下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不要使其成为一句空话。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在,皆为汉土,这句话咱也希望它既是一个远大的目标,同样也有一天能够实现!”

    在朱标等人对于今年这一年的事,做了一个总结之后,朱元璋开始说话了。

    说起了明年的具体规划来,

    首先说的便是航运海贸。

    “除此之外,再增加泉州,广州,以及杭州三处市舶司,负责对外通商。”

    之前因为市舶司,只是试行阶段,再加上海军以及相应的世博商队等这些。

    专业人员比较少,经验不够多等原因之所在。

    所以,只开设了一处市舶司。

    随着这些时间的发展,各方面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朱元璋觉得,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必要开更多的市舶司,对外经商。

    能更好的引进海外财富,让更多的人注意到海外,并弄出更多依靠海贸这些,来获得利益之人。

    如此,才能促进海贸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便是,要建立一个医疗体系。

    覆盖全国的那种。

    官方出手建立,为众多百姓生命保驾护航。

    我大明发展医疗,提高医疗技术,不能只停在口头上面,而是要做出真切的行动来。

    要为百姓做实事,让百姓能够享受到发展,体验到变化。

    也给医学院的那些学有所成的学生们,有一个就业的地方。

    除了医学院之外,还要再增加护理学院。

    只有医生,没有护士不行,医护要进行一定的分别培训……”

    明年,扩大天花疫苗生产,扩大接种范围。

    要给接种天花疫苗之人,建立档案,这些成为重点。”

    “第三,是教育方面,要进一步兴办官学。

    建立更多学校,普及教育。

    必须要做到,每一个乡镇,都必须至少有一所官办学院,让孩子们上学。

    教材用编撰的这些新教材。

    教育为百年大计。

    大明想要兴盛,必须要重视教育。

    只有如此,大明才能愈发的兴盛,不会成无本之源,无根之木,才会能持续不断的发展下去,不会后继乏力!

    第四则是农业生产这上面。

    要大力发展水利设施,兴修水渠,开挖堰塘。

    一来排涝,二来蓄水。

    百姓的生活生产需要足够的水,要通过这些,给百姓提供更多的便利。

    尽可能的,少来一点看天吃饭。

    让那些取水不便的地方村寨,在明年至少挖出一口井来,为人畜用水,提供方便。

    同时,也鼓励开垦土地。

    并对新开垦出来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

    要对种子以及化肥农具以及耕作方法这些,进行研究,实验。

    培养出产量更高,更能抗倒伏,抗病虫的种子来。

    培育良种。

    肥料上面,也同样如此。

    除了传统的牲畜粪,人粪,以及枯草,草木灰等这些东西来沤肥之外,还应当将目光投向别的一些地方。

    制作出产量更大,效果更好的肥料。

    农具和耕作技术上面,也提倡创新,弄出更好用的农具。

    因地制宜的推广革新,更多技术。

    当然,革新技术,不是瞎革新,而是要在超越原本的水平,这才可以,不能越搞越倒回去。

    而在这些事情上,不要搞一刀切,不能搞得为了创新而去创新,弄的还不如先前……

    第五,明年开始要往西南等地方进行屯兵,屯粮,加紧收复西南。

    要将西南那里,早一点拉回我大明的怀抱。

    那些地方,离开我华夏太久了!

    到了如今,该收回来了。

    不能一直让元朝人占据!”

    朱元璋坐在这里望着众人,出声说着他对明年事务的安排。

    里面的很多事,不可能明年一年就能够将之给干完。

    也可以说,不少是五年规划。

    但是,饭一口一口的吃,路一步一步的走,总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清丈没这事,不能停,要把全国都给好好的清丈一遍,摸摸家底。

    将一些地主老财,一些心怀不轨,多吃多占之人都给清理出来。

    转过年,就从福建,以及山东两个地方着手。

    一年时间务必清丈完毕,有多少的艰难险阻都要克服!

    清丈不能流于表面,必须要深入,不能有遗留!”

    朱标,刘伯温,李文忠等参与会议的人,认真听着。

    不时还会动手去记,格外的认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