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零五章 大明的五年规划(1 / 3)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武英殿内,此时在这里坐了不少的人。

    除了朱元璋之外,以朱标为首的内阁五人,还有几个没有入阁的六部尚书,也全部在列。

    当然,工部尚书薛祥除外。

    薛祥如今,还在那边带领人修缮黄河。

    而且,成绩斐然。

    在自己这边提出来了,束水攻沙,这么一个治理黄河的办法之后。

    薛祥那简直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不仅追求速度,还要追求质量。

    他想要弄出一个,能够媲美都江堰那样的存在。

    既然做了,陛下又如此大力的支持,那就必然要将之做好。

    决战黄河三年!

    至少做到这次治理黄河所修建的工程,能用三百年。

    如此才不负陛下的信任,不辜负这众多随着他一起来治理黄河之人!

    对薛祥的这个志向,朱元璋自然而然是无比认同的。

    不说三百年了,最起码也要达到一百年的使用标准吧。

    治河,自古以来都是大事。

    尤其是这种大工程。

    想要将黄河治理好,那是真的不容易。

    如今,自己这边有薛祥这个能干的人,又有自己这个皇帝来做支持,就要将之给做好。

    有些事不能拖,越往后面其实越不好干。

    就比如后世他所知道的漂亮国的铁路,还有那以前制作的铅水管……

    当年能修建出来,但是到了后面,就没办法进行修缮,和进行更替了。

    是国力不行了?是力量不够吗?

    不是。

    而是因为有着太多的私心,力量太过于分散。

    有着越来越多自私的人,不愿意往这上面去投钱。

    那些专员们,拿的实在是太多了。

    不仅如此,薛祥除了要修缮黄河之外,朱元璋这边还准备在接下来,给他好好的再加一些料。

    比如,在将黄河给修缮完毕之后,要接着全线疏通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可是一个了不得的东西。

    优势太过于明显。

    乃是贯通南北的生命线,尤其是在如今铁路还没有铺设好,蒸汽机也只是在研发阶段的程度。

    其作用就更加的重要了。

    必须将之给修缮好了。

    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的沟通南北,让物资以及今后的商业这些,得到一个大发展。

    也为今后他这边迁都北平,做好准备。

    当然,除了发展河运之外,也要发展海运。

    相对于内河运输,海运的优势更大。

    不过也同样有一些劣势。

    比如受天气影响比较重。

    不过,利处更大。

    对其进行一个大发展,可以和内河航运进行一个相互的补充。

    此事必须要做,意义重大。

    而且,如今他来做这些要容易的多。

    一来是开国皇帝,手中权威比较大。

    二来如今大明的海上贸易这些,已经逐渐的发展起来。

    再一个的则是,随着元朝的覆灭,以及现在大明的百废待兴,以及京师还在应天,北平那里不是京师。

    虽然也需要往那边运送粮草物资这些,但是,对粮草物资等东西的需求量,远没有将京师定在那里之后多。

    京杭大运河虽然还能用,运输也没有那么多。

    从业人员少。

    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百万漕工,衣食之所系。

    牵扯的利益方比较少。

    在这种情况之下,干这些事时自然而然要容易。

    此时,朱元璋将内阁,以及朝中的这些重要的大臣给汇集过来,召开会议。

    是这一年马上要结束了,要开一个总结大会。

    总结这一年的发展,都什么地方取得的成就,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做到心里有数。

    并再说一说明年的目标。

    为明年的工作,定下基调。这样的话,等到明年,工作才好展开。

    很多的人才能知道,力气该往哪里使。

    才能更好的来办事。

    “明年主要的发展目标,咱觉得有这些。

    首先,龙江船厂那边,造出最少五艘两千料的大海船,一艘四千料的大海船。

    如今,我大明海船还是太少,需要加快生产。

    大海有着无尽财富,需要进一步的去开采。

    很多财富是无主的,就在那里,先到先得。

    我们不去获取,就会被别人获取。

    别人获取到了之后,会用这些,发展自身之后,过来欺辱我等。

    这等事儿,会发生,需警惕。

    不要觉得海外,皆是蛮夷之辈。

    蛮夷虽然多,但是有些人还是挺聪明的。

    落后便要挨打,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