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三章 给皇子选侍讲先生(1 / 3)  大明神探1546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磐儿,来!”

    听到娘亲的呼唤,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童,不急不缓地走入院内。

    他仰起小脸,神情认真:“娘,待弟弟妹妹降生,可否不再唤儿的乳名?”

    朱玉英抚着微微隆起的腹部,看着这个乖巧的儿子:“怎么了?”

    孩子抿了抿嘴,显出几分倔强:“儿已长大了。”

    朱玉英忍俊不禁:“你自会走路起,步履就格外稳健,你爹爹说你安如磐石,这才取了‘磐儿’这个乳名,不好听么?”

    “可孩儿长大了,不能唤我的大名么?”

    “中诚!”

    话音刚落,清朗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爹爹!”

    孩子顿时眉开眼笑,方才的沉稳一扫而空,像只欢快的小鹿般飞奔过去,一头扎进父亲怀里。

    海玥稳稳接住长子,目光越过孩子的发顶,与妻子温柔相视。

    朱玉英一手抚腹,一手撑着腰身,眼中盛满幸福,但指了指大儿子,又忍不住笑意。

    海玥也抱着长子,啼笑皆非。

    这孩子的大名,叫作海中诚。

    谐音只是恰巧,海氏子弟下一代取名,本就有个“中”字。

    如历史上海瑞的三个儿子,就分别叫海中砥、海中亮、海中期。

    后来海瑞绝了嗣,历史上的海玥将次子海中适过继给他,延续香火。

    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海瑞卸任淳安知县后,回京述职,由于是翰林院外派,又功绩卓著,便即出任浙江巡按御史,是天下一十四省里,最年轻的巡按御史。

    品阶虽低,前途不可限量。

    仕途顺遂的同时,海瑞的妻子也为其生了两子一女,可谓皆大欢喜。

    倒是比起海玥家中的人丁还要兴旺。

    当然海玥和朱玉英若想多要孩子,膝下自不只会有一个独子,肯定会再添一两个孩子。

    但连续生育对身体的损耗实在太大,历史上不少得宠的后妃,正是因为频繁生产而伤了根本,最终英年早逝。

    古人崇尚多子多福,却不懂或者不顾及这些。

    海玥作为后来者,自然要为媳妇的身体考虑。

    直到长子年满四岁,能够独立起居,朱玉英才再次有孕,怀上了第二个孩子。

    此时先关心了一下朱玉英的孕期反应,再对着跟在屁股后面的大儿子笑道:“功课做得如何了?”

    海中诚昂首挺胸:“请爹爹考校!”

    “好啊!”

    海玥来到书房坐下。

    海中诚规规矩矩站在父亲面前,两只小手背在身后,稚嫩的声音清脆地响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背诵得行云流水,字字清晰,没有一丝停顿。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海玥听着听着,眼中不禁流露出赞许之色。

    儿子背诵时,小脑袋微微摇晃,却非机械的重复,而是带着对文字韵律的理解。

    这点尤为不凡。

    明朝士人家的孩子,普遍五岁左右开始识字,七岁前完成基础启蒙,而平民子弟则要到八到十岁。

    以海中诚现在的年纪,能够把《三字经》朗诵完毕就不得了了,现在却背了大半篇《千字文》,这才渐渐停下,绝对是神童。

    “好!”

    于是乎,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海中诚仰起小脸,眼中满是期待,海玥也由衷地给出赞许,取出松子糖塞给儿子:“比起上旬又有进步,吃完别忘了刷牙……”

    “唔!”

    海中诚小脸乐开了花。

    海玥伸手揉了揉儿子的发顶,触手是细软的发丝,带着孩童特有的温暖,也觉得心情愉悦。

    不过夸赞完后,海玥又考校道:“你可知‘罔谈彼短,靡恃己长’是何意?”

    海中诚眨了眨眼:“就是不要说别人的短处,也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

    海玥嘴角微扬:“那么对外人,你要背什么?”

    “《三字经》!”

    海中诚立刻道:“我入宫给皇奶奶背诵时,背的都是三字经,停顿的次数,也要比两位哥哥停顿的多呢!”

    “好!好!好!”

    海玥大赞。

    父子俩齐齐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出来吃饭了!”

    朱玉英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饭桌之上,朱玉英等到儿子吃完离席,也提到了宫内的皇子:“听说陛下要为几位皇子选侍讲学士,用以启蒙……”

    海玥目光一动:“这消息是谁在传?”

    哪怕再无旁人,朱玉英也轻声道:“宫内宫外都有,不少命妇都在传。”

    这位早已融入了京师命妇圈。

    当年蒋太后初收其为义女,为她张罗婚事时,不少京师命妇是带着几分看笑话的心态的,觉得这段母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