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九章 治理辽东(2 / 3)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钱,流通奚地;民族政策上,他推行仇恨契丹部族、交好大宋的政策。

    建国不久,萧干便不断率领奚人袭击契丹部落,抢掠契丹部落的人畜。

    不想,萧干的叛国之举,由此引起奚人对他的不满,民心大失。

    去年春天,奚族地区出现了严重饥荒,为了生存,奚人纷纷外出逃向大宋的统治区,投了大宋。

    赵俣特意作出指示,一定要救济前来投大宋的部落,并将他们妥善安置在大宋在东北新建的城市当中。

    当时,萧干本来正在卢龙岭训练军队,准备大展宏图。

    得知奚人化整为零纷纷跑去投降大宋了,而且大宋还接纳了这些奚人,将他们打散安置在辽东的一众城市中,萧干感觉事态很严重,他对大宋挖他的墙角也感到很愤怒。

    于是,萧干冒险出山,率军南下去大宋的境内寻找粮食。

    萧干第一个进攻目标是北安城,也就是北安州城。

    此城,南依燕山、北向松漠,恰处辽中京与古北口之间的驿道要冲,为连接草原与中原的交通枢纽。该城的建置可追溯至北魏安州,辽圣宗时期以迁入的汉户为基础重置北安州,设兴化军,辖文德县,隶属于中京道,为刺史级州城。此州一度被金国所占领,改名为兴洲。后被大宋收复,改回北安州。

    萧干攻破北安城后,将城内粮食洗劫一空,并派人运往卢龙岭。

    消息传到东京汴梁城,赵俣很生气。

    因为这不光是一座城池的人口和物资,萧干还切断了中原与草原的通道,甚至影响到了大宋伐金。

    于是,赵俣给刘法下令,让他立即组织军队剿灭萧干,以解除这股反宋势力对大宋交通要道的威胁。

    刘法接到赵俣的圣旨了之后,立即派折可求和刘光世各率五千兵马,前往石门镇,占领那里的关口要隘。

    石门镇在卢龙岭下,距离萧干的根据地不远。

    刘法想首先切断萧干的退路,然后再从正面与之决战。

    于是,折可求和刘光世领兵前进,他们以为萧干军马还在北安州一带,遂放松了警惕。他们没料到,萧干已获得消息迅速回师,在石门镇西南路边设下了埋伏。

    不久之后,折可求和刘光世被萧干击败,落荒而逃。

    萧干乘胜前进,很快便攻陷承德,四处抢掠。

    萧干兵锋甚锐,甚至扬言要收复燕云地区,打过黄河去,进攻大宋的东京汴梁城。

    金国也借着这个机会收复了好几座堡寨,打了一个小反攻。

    因为吃到了这个甜头,完颜阿骨打还特意派人去联系萧干,想要说服萧干投靠金国。

    只可惜,此时的萧干,已经不想再听命任何人了,所以,理都没理完颜阿骨打的招降。

    见此,完颜阿骨打大恨,便不再搭理桀骜不驯的萧干。

    与此同时,刘法又命令吴玠率领一万人马出长城围剿萧干。

    吴玠知道萧干这人向来很狡诈,要想对付他,必须出奇才能制胜。

    萧干手下有一部将,名叫耶律阿古哲,此人很贪财,吴玠手下有人认识他,于是派此人悄悄前去卢龙岭,花重金收买他,让他及时提供情报,摸清萧干动向,里应外合,寻机灭掉萧干。

    这天,吴玠获悉萧干又兵出卢龙岭,正在腰铺镇一带活动,吴玠决定亲率主力前去决战。

    吴玠兵分两路,一路由折可求、刘光世率领,沿大路继续向石门镇进军,切断萧干退路;自己则率领另一路走洪庄、小港,悄悄从西边迂回,直扑腰铺镇。

    腰铺镇一战,吴玠打了萧干一个措手不及。

    萧干急忙向卢龙岭撤退,走到石门镇时,又遭到折可求和刘光世所部的夹击。

    萧干丢盔卸甲,损失惨重,带领残兵败将仓皇逃往峰山。

    吴玠果断下令全军追击,宋军于是乘胜穷追,一直追过卢龙岭,在峰山与萧干残部展开决战。

    萧干军马死伤过半,随军家属老小和车辆、粮食都被宋军所获,奚、渤海、汉军五千余人向宋军投降。

    同时,宋军还生擒阿噜太师,获得辽太宗耶律德光尊号宝检和契丹涂金印等宝物若干。

    宋军大获全胜,军心大振。

    可吴玠却感到有些遗憾,因为让萧干逃跑了。

    同时,吴玠也还有一丝窃喜,因为耶律阿古哲也没找到。他判断,很可能是萧干带着耶律阿古哲一起潜逃了。只要有耶律阿古哲在萧干身边,就不愁抓不到萧干。

    萧干与部将耶律阿古哲、外甥乙室八斤、家奴白底哥等人突围后,隐藏在奚族百姓家中。

    对于奚军之溃败,萧干很难过,但他仍然不死心,他打算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以图东山再起。

    然而,他不知道,他的亲信对未来已经绝望,死神正在一步步走近他。

    几日后,耶律阿古哲、乙室八斤和白底哥三人经过一番密谋,趁萧干不备,将其袭杀。

    一代雄豪,就这样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