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8章 不甘心的和黄前任大班韦理先生(3 / 4)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实让他有些确实让他有些怅然若失。

    曾经在和记黄埔,他掌控着庞大的商业帝国,决策影响着无数人的命运,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而如今,在这个小公司里,虽有决策权,却总觉得少了那份挥斥方遒的豪迈。

    他回想起在和记黄埔与各方势力周旋的日子,那些激烈的商业竞争、复杂的职场关系,虽然辛苦,却也充满了挑战与激情。

    和黄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让他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如今,这个舞台似乎又有了新的可能,林浩然的出现,让他看到了重返和黄的机会。

    虽然,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这个位置,肯定是当不了了。

    但是,即便只是成为和黄CEO,依然是一个不差的选择。

    韦理缓缓转过身,回到办公桌前,坐了下来。

    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本有些陈旧的相册,相册里都是他在和记黄埔工作时的照片。

    有与同事们一起庆祝项目成功的合影,有在重要会议上发言的留影,甚至还有他登上报纸头条时的意气风发,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他曾经的辉煌与回忆。

    “难道我真的要错过这个机会吗?”韦理轻声自语道。

    他深知,回归和记黄埔意味着要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导风格和未知的挑战。

    林浩然虽然展现出了强大的魄力和格局,但他的行事风格如此激进,自己能否适应还是未知数。

    而且,李察信的结局就像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他,在林浩然的手下,一旦犯错,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然而,另一种声音也在他心中响起:“这是一个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林浩然如此重视有能力的人,如果我能得到他的信任,或许能带领和记黄埔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百宝利集团这边工作,更加让他意识到,一个集团的实力很重要。

    对于中华巴士的收购,如果他还在和记黄埔担任一把手,不说100%,他起码觉得自己有99%的把握成功在其它竞争者里脱颖而出,顺利拿下中华巴士。

    百宝利集团之所以难以成功,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自身实力与那些底蕴深厚的巨头相比,差距太过明显。

    在商业的残酷战场上,没有雄厚的资本与广泛的人脉资源支撑,就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驾驶着一艘破旧小船,随时都有被风浪吞噬的危险。

    他自认为自己在商界的才能,哪怕放在香江乃至亚洲,都属于顶尖的。

    但是,即便他拥有这样的才能,也难以让百宝利集团成功。

    这就好比一个大人拿着木棍和一个小孩拿着手枪,虽然大人力气更大,但小孩手中的武器却更具杀伤力。

    在商业竞争里,资本和人脉就是那把关键的“手枪”。

    韦理轻轻摩挲着相册的边缘,思绪飘得更远。

    他想起曾经在和记黄埔参与的一些重大项目,那些与各方势力斗智斗勇的场景历历在目。

    每一次成功的谈判,每一个项目的顺利推进,都让他感受到自己价值的实现。

    而如今在百宝利集团,虽然也能发挥一些能力,但受到的限制太多,就像被束缚住翅膀的雄鹰,难以翱翔天际。

    “或许,我真的该回去试试。”韦理喃喃说道。

    他知道,回归和记黄埔意味着重新站在香江商界的风口浪尖,那里有更激烈的竞争,也有更广阔的天地。

    林浩然虽然行事激进,但他的格局和魄力或许能为自己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台。

    他合上相册,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城市夜景。

    灯火辉煌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城市。

    这也是他为何万里迢迢来到香江的原因。

    他韦理,曾经在这个城市的商界叱咤风云,如今又怎能甘心在一个小舞台上默默无闻?

    就在他的思绪如维多利亚港湾那潮水般翻涌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再次响了起来。

    这一次,屏幕上显示的号码,他非常熟悉,因为这个电话,是他以前担任和黄大班时的办公室固定电话号码。

    韦理眼睛一亮,深吸一口气。

    他没有立刻接起,而是任由电话声响了几声。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座大厦,嘴角缓缓勾起一个复杂而充满兴奋的弧度。

    电话铃声在略显空旷的亚隆公司董事长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韦理的目光从未离开过窗外那片繁华的维港灯火,尤其是其中那座他再熟悉不过的和记黄埔大厦。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某种翻腾的复杂情绪压下去,才缓缓转过身,踱步到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前。

    韦理心脏难以抑制地加速跳动了几分,一种久违的、掺杂着期待与警惕的悸动涌上来。

    他的内心总,此刻多少有些期盼,最终拿起了电话筒。

    “喂?”韦理的声音平静得听不出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