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以确保公司运营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建议书中甚至隐晦地提出,如果大股东过度干预,可能会影响管理团队的士气,导致核心人才流失,进而损害公司的长期利益。
这几乎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林浩然看得很慢,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这位新老板的反应。
李察信等人心中抱有一丝侥幸,希望林浩然能够像李加诚一样,权衡“稳定”与“权力”之后,选择前者。
终于,林浩然合上了文件,轻轻将其放在桌面上。
他抬起头,脸上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但眼神却冰冷如霜。
他其实并不热衷于插手公司管理事务,因为知道自己的管理水平如何。
不过这有个前提得说明,他自己不想插手,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插手的权力。
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就比如港灯集团、置地集团、万青集团这些他旗下的企业,他随时都有权介入公司内部事务。
而像马世民、陈寿麟、伯顿等企业掌舵人,也会认真听取他的意见。
所以,林浩然只是不愿管得过多,但这绝不等同于他会丧失插手的权力!
毕竟,他身为老板,企业都是他的产业,如果他插手公司经营管理事务,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是吗?
可李察信那帮人,竟妄图凭借一纸建议书,将他的实权彻底架空,让他沦为一个徒有虚名的挂名大股东,这无疑是在公然挑战他的底线。
按照李察信等人的设想,他这位老板压根儿就不能对公司任何事务进行干涉。
这情形,简直就像这公司跟他毫无关系似的。
只能说,这帮人真是好大的胆子,嚣张至极。
他们如此肆意妄为,仿佛完全没把他这位老板放在眼里,就好比林浩然特意买了条狗看家,结果这条狗居然想翻身当主人。
可笑,真是可笑至极!
难道他们以为,和记黄埔离了他们就转不动了不成?
想到此处,林浩然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
“李察信先生,”林浩然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这份建议书,写得很有水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确实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
李察信等人闻言,脸上刚刚露出一丝喜色,但林浩然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如坠冰窟。
“但是,”林浩然的语气骤然转冷,“这并不意味着大股东应该放弃对公司的监督和指导权,更不意味着管理团队可以凌驾于我这位拥有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之上,形成一个独立的王国。
所谓的‘充分授权’,不是‘彻底放权’。”
他目光直视李察信:“我收购和黄,不是来做财务投资,等着年底分红的,也不是要做一个傀儡,任由你们说了算,我是要带领和黄开创更大的局面。
我需要的是能够理解并执行我的战略意图、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的团队,而不是一个只希望关起门来自己说了算的‘独立王国’。”
这番话,已经说得极其直白,毫不留情面地撕破了李察信等人试图用专业术语包裹的野心。
李察信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他没想到林浩然如此强硬,丝毫不给挽回的余地。
他知道,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
一想到林浩然现在依然要依赖他,不可能就这么把他们都赶走,他内心中燃起了一丝底气。
再怎么说,他李察信如今也算是和记黄埔的一把手,和黄的行政总裁,执掌和黄内外一切大小事。
如果不能在此刻压服林浩然,他以后将永无宁日,权力将彻底被林浩然收回。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慌乱,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林先生,我们非常尊重您作为大股东的地位。
但是,管理和运营像和黄这样庞大的商业帝国,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我们团队服务于和黄多年,对各项业务了如指掌,与全球各地的客户、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
如果,如果我们的专业性和自主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恐怕很难保证公司运营不会出现波动。
毕竟,企业的稳定,最终依赖于人的稳定。”
这番话,已经是公开的威胁了。
暗示如果林浩然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可能会采取消极合作甚至集体离职的方式,让和黄陷入混乱。
夏伯殷和韦彼得等人也纷纷附和,表示管理团队的团结和信心至关重要,言语之间,已然将他们这个利益团体放在了与股东利益对立的位置上。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
马世民暗自摇头,李察信等人终究还是低估了林浩然的魄力和手段。
他们用对付李加诚的那一套来对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