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一章 疯抢EYEQ7的车企们(3 / 4)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厂商在价格上进行纠缠,都很痛快的签署了合同,为的就是尽快进行适配。

    短短几天内,先是小蓝汽车,然后是大米汽车,紧接着华威汽车这三家智能终端厂商转行来的代表厂商,随后比亚迪方面也是和智云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虽然签署合同的时间更晚,但是拿货的价格更低,并且智云集团那边还会优先派遣团队为他们进行优化适配。

    因为比亚迪的体量足够大,订单量更多!

    人家的新能源车型可是一年产销量奔着两百万台去了……并且走的还是比较特殊的插混车型,差异化竞争优势很明显,二十万价格左右的车型也卖得很红火的。

    小蓝汽车一年销量看似十多万辆很牛逼了,但比亚迪有好几款同等价位的车型销量都超过它……

    更别说人家还有一大堆十五万到二十万价格区间的车型了,其销量非常大的……

    同时比亚迪也是目前智云集团EYEQ项目组的核心大客户,以往为他们提供L2级别以及L2+级别的辅助驾驶方案。

    大客户是有优待的……小蓝汽车这些吹得再牛逼,销量也就这么点,拿货的价格自然没有比亚迪拿货的价格便宜!

    比亚迪之外,国内的其他一些搞新能源车型的厂商也陆续找上来谈合作,只不过他们的订单量都不大……

    海外车企方面,最先找过来的是特斯拉,尽管他们之前已经放弃了使用EYEQ方案转而使用自研辅助驾驶技术,但是现在情况又不一样了……现在行业内稍微消息灵通点的人都知道,明年的L3辅助驾驶技术不说烂大街,但是也能够在二十万售价以上的新能源车型上大规模普及了,他们特斯拉自然不会死抱着自家的辅助驾驶不撒手。

    于是乎,他们又跑回来和智云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订购EYEQ7方案,准备用在他们的高配车型上,而低配车型则是继续用他们自己的辅助驾驶技术。

    水果汽车更不用说了,同样也下单订单……他们本来还打算用自家的好不容易研究出来的辅助驾驶技术呢,但是现在一看智云集团的EYEQ7方案都出来,还考虑啥,订购一批用在高配车型上是必须的,低配车型用自家的辅助驾驶方案就行了。

    特斯拉和水果汽车的选择,都差不多……高配车型上打算用EYEQ7方案,低配车型上用自家的辅助驾驶技术。

    而海外的大型汽车厂商们,和徐申学关系良好,之前就在动力电池,汽车零配件领域以及欧洲建厂等领域里有着众多合作的大众集团,是第一家和智云集团在EYEQ7方案上达成合作的国际燃油车车企巨头。

    他们也是准备在明年大干一场的……明年他们准备在欧洲以及华夏市场,乃至美洲市场里,同步上市一款全新的智能电动车!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他们还在研发中的重磅车型,动力电池预定使用的是海蓝电池的固态电,辅助驾驶技术使用的是智云集团的EYEQ7方案……这两点不特殊,其他车企基本也都这样,水果,特斯拉都不例外。

    但是他们的这辆车,实际上是在华夏,使用华夏子公司的团队进行研发的,包括车辆整体设计,内饰设计,然后电控系统……包括能量管理、制动系统、电机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动力总成系统等核心子系统,全都是华夏这边的研发团队搞的。

    然后其他核心零配件大多也是采用国内的成熟先进供应链……

    他们选择了:打不过就加入!

    华夏的汽车市场现在竞争实在太激烈了,他们在海外的团队已经跟不上研发步骤了,所以他们耗费巨资在国内设立了多个大型研发中心,也和合资公司一起搞研发了……并且这个研发还是以国内团队为主。

    这样搞出来的新一代大众智能电动车,你很难说这是德国车还是华夏车……

    也不仅仅大众集团这么搞,其实很多国际汽车巨头都这么搞,甚至有些在燃油车时代就已经这么玩了。

    当然,能够玩的成功的还是极少数……大部分数国际车企即便是这么做,也扑街了!

    大众之后,其他很多国际车企也陆续和智云集团达成合作协议,采购EYEQ7系统,不过规模都不算大,很多都是属于试水的。

    比如日本的几家车企虽然也选择了采购EYEQ7方案,但是非常谨慎,订单量也小。

    他们的在燃油车领域里技术优势极大,市场稳固,全球范围内,其燃油车销量甚至还在有所攀升,并且他们依旧念念不忘想要搞氢能源……再加上他们的供应链包袱巨大,想要转型的话,内部阻力极大!

    并不是几个管理层想要搞新能源就搞的!

    然后韩国的现代那边也类似,也来合作,但是似乎不是很着急的样子,他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的重视程度一向来不足,几乎没有什么靠谱的大规模转型计划……而代价就是:在华销量暴跌!

    而仅仅是四五年前,他们在国内市场的年销量还有一百多万辆,但是现在,他们的年销量已经只有十万辆出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