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一十七章 电池行业的动荡以及5G时代(2 / 6)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十多万的车型如果都能用L3级别的辅助驾驶,当地消费者也就失去了一大购买更昂贵,二十大几万,甚至三四十万的海蓝车型的理由了。

    其他的一些零配件也是能简配就简配!

    严重各种简配后,海蓝汽车就搞出来了售价只需要十多万的艾拉车型。

    主打十多万售价的中低端市场,面向东盟当地市场……东盟地区的整体经济比较落后,消费能力有限,高端的海蓝汽车年销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上不去了。

    这是海蓝汽车在当地推出中低端子品牌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艾拉品牌,实际上就是把早期的海蓝汽车的构架,再进行严重减配后再推向市场,有点类似早些年大众在华夏卖桑塔纳的感觉。

    海蓝品牌要维持高端,自然不可能做这些低端生意,但是当地市场又有需求,所以在海外搞个当地的子品牌来进行运营。

    还别说,这个艾拉子品牌去年年底在东盟地区正式推出后,获得的正面反响很大,并迅速买到了东盟其他地区的市场。

    未来,海蓝汽车在印尼的汽车工厂也会投产这一品牌。

    海蓝汽车希望能够用艾拉这个子品牌,大量占据东盟地区的汽车市场,把在当地依旧在占据巨大优势的日系汽车品牌给挤出去。

    而在中美洲以及北美洲市场也会这么做,海蓝汽车将会依托墨西哥工厂,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子品牌:MITE,音译是‘米特’。

    海蓝墨西哥工厂也会生产‘米特’品牌的车型……当然,这个米特品牌其实也是使用海蓝中型轿车以及中型SUV的核心构架,然后换个外壳和内饰而已,核心的东西还是那一套。

    墨西哥工厂,采取的是一个工厂同时生产两个品牌的策略!

    此外新的米特品牌,还会推出海蓝汽车旗下的第一代皮卡车型,这款车型是专门针对美洲市场而推出的,因为美洲市场里皮卡的需求一直都非常大。

    现在的海蓝汽车,除了海蓝品牌外,还有艾拉主打中低端的品牌,以及主打中美洲以及北美洲的米特品牌。

    在未来,也许还会推出更多的新品牌,这主要看全球各地的市场需求。

    海蓝汽车,正在朝着一个集团化,大规模的汽车集团而演变!

    毕竟光靠豪华车型品牌‘海蓝’市场容量是有限的,能够做到两三百万辆销量就已经非常很难了,想要继续往上突破难度就太大了:有钱人就这么多,消费不了更多的高端海蓝汽车了!

    这就需要一些本土化更强烈的子品牌来扩充销量,争取当地消费者的订单了。

    甚至在国内也有这个计划,未来海蓝汽车将会把针对海外市场的艾拉品牌引入国内,推出十多万售价的中低端车型。

    但是国内的电动车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中低端市场非常拥挤,这个艾拉品牌能否在国内成功也很难说。

    比亚迪在中低端市场很强势,其独特的插混技术路线很受人们的欢迎。

    再加上海蓝汽车在国内,已经有了海蓝YEV这个主打二十多万的车型,所以新的子品牌艾拉能否在国内取得成功,也是一个未知数。

    海蓝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攻城略地,这给大量的燃油汽车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美系,欧洲以及日本,韩系等汽车品牌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就连同样为电动车的特斯拉也是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当然,对于特斯拉而言,他们有着美国市场这个大本营,同时电动车市场目前还是一个剧烈增长的蓝海市场,因此同样维持了非常高的增速。

    尤其是和海蓝汽车进行了战略合作,成功进入了华夏市场。

    同时又第一批获得了宁代电池的半固态电池后,今年的特斯拉卖的很火,其产能甚至都跟不上产能的增长速度了。

    这是目前电动车市场的特性:一片海蓝!

    只要你不是傻乎乎的和海蓝汽车正面对撞,去抢夺高端豪华电动车的市场,那么就有大把的市场空间等着你!

    至于高端市场,这个太难了。

    海蓝汽车光是一个L3起步,顶配L4的自动驾驶技术就能吊打全球,同样是豪华品牌的宝马,进入电动车市场也非常早,但是宝马旗下的电动车车型照样被海蓝汽车打的溃不成军,除了欧洲大本营市场能保住外,其他地区的市场里基本被海蓝吊打!

    现在对于特斯拉而言,市场环境是不错的,乃至未来几年也不会差!

    问题是,几年以后呢?

    尤其是海蓝汽车现在获得了固态电池优势,其续航以及安全性足以影响很多人的购车选择了。

    “希望,过几年后,海蓝汽车也能放开固态电池销售,就和现在的半固态电池一样!”

    马斯克心中盘算着,近期要再飞一起深城了!

    上一次去深城,他和徐申学谈的还不错,给特斯拉拿到了PX算力平台以及半固态电池的优先供应权,并且就和打压通用以及福特达成了共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