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三章 智云供应链:保你不亏(3 / 5)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而什么是国产GPU开发标准?那可不就是智云集团的YGPU标准嘛。

    智云集团推YGPU开发标准已经很多年了,一开始在移动端GPU领域推广,然后逐步扩充到PC端GPU,服务器GPU,后续又融合了英伟达旗下的CUDA生态。

    该开发标准,占据了服务器GPU领域里的全部市场,乃是当下开发人工智能所必须使用的开发标准……你不用这标准,就用不了APO显卡以及PX算力平台等智云集团推出的各类GPU芯片产品。

    APO显卡都用不了,还玩个啥的人工智能啊……

    总不能真的用半吊子的AMD旗下的人工智能算力显卡吧,那显卡人家AMD自己都不用……

    说起来也很搞笑的,AMD公司也部署了GTAI2用来提升生产效率,但是使用的显卡却是智云集团研发生产的APO显卡……为什么?

    理由很简单,市面上唯一的可用的开源大型生成式AI:GTAI2。

    你想要部署本地的人工智能模型,就只能使用GTAI2。

    因为GTAI2,它只支持APO系列显卡!

    这导致了,哪怕是AMD自己有算力卡,但是现在想要部署自用的人工智能,也只能部署GTAI2,然后只能采购APO显卡。

    不仅仅AMD如此,英特尔,高通这些企业一个个都陆续部署企业自用的GTAI2大模型,只能捏着鼻子采购智云集团的APO显卡。

    这让很多人看了都相当无语……要知道上述的这几家半导体企业,可都是智云集团半导体业务的直接竞争对手啊。

    但是身为竞争对手的他们,竟然还要找智云集团采购APO显卡,这就很荒唐……

    从这也能看得出来APO显卡的强势,而APO显卡的强势也意味着YGPU开发标准的强势。

    国内大力推动YGPU开发标准,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除了扶持国产GPU外了,还会有其他一些补偿措施,比如给智云集团批准一个‘低空飞行器货运实验航线’。

    再过几天,机构采购智能终端的时候,优先考虑采购智云手机,智云电脑,平板电脑等智云集团旗下的终端产品以及服务。

    很多时候,这些承包项目本身不赚钱,但是可以从其他方面获得足够的支持以及利润。

    智云集团的承担的X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

    X项目顺利推进,拿下了正式的合同之后,徐申学也是稍微放下来关注,接下来的X项目将会按部就班的持续推进。

    一方面是配合合作厂商,先把X1项目里的几架原型机给制造出来,并根据原型机试飞所收集到的诸多数据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为后续的第一批小规模试生产型号十二架配套。

    同时还要配合研发机构,对现有的五代机的双座型进行改装以搭载简配版本的X系统,以控制、指挥X1无人机。

    另外一方面则是继续适配X3项目,根据他们的原型机继续改进,适配,做出来X3战斗机版本的X项目人工智能系统。

    最后则是配合他们开发有人第六代战斗机。

    整个项目将会稳步推进,一切顺利的话,也许两年后就能够看到第一架是X1项目生产型号,也就是第一批次十二架中的第一架下线并进行首飞了,当然如果不怎么顺利的话,也许要三年甚至四年的时间才能够进入小批量生产状态。

    这是否能顺利进行,也不仅仅是X项目本身的问题,更多的还是在于机体以及发动机还有其他领域的技术难题。

    六代机项目里的子项目X1项目,其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完成体的技术含量。

    而之前制造的两架原型机,其实都达不到设计目标的,只是暂时凑合着进行试验而已。

    比如最为核心的发动机就不太行,预定用的乃是推重比超过十的新一代中型发动机,但是现在用的还是进口的老一代发动机呢,性能根本就达不到要求。

    而拟定用的发动机虽然因为有着智云集团以及仙女山控股的诸多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加成,研发进度非常快,但是想要做出来堪用的状态,依旧需要时间,哪怕现在已经有了原型机,但是想要到量产形态依旧需要数年时间。

    两年内能够搞出来,那都是非常理想的状态,搞不好都还需要三四年呢。

    X3项目更是如此,同样需要新一代的发动机,而这发动机现在依旧处于研发阶段……这发动机其实也是有人六代机的预定发动机,其技术含量非常高,想要搞出来并不容易。

    从13年正式启动X项目,花费了四年时间才造出来X1的原型机技术验证,造出来原型机进行试飞。

    后面预计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进入小批量生产状态,整个研发阶段预计要七八年甚至十年左右。

    而这……其实都还没算上合作航空公司的前期理论以及技术研发阶段,真正算上预研阶段的话,这个时间跨度能达到十多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