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九章 跨越时代的AI眼镜(4 / 5)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手指轻微的各种手指动作,同时识别滑动、按压、轻击等指令。”

    “这些指令通过蓝牙无线电信号,传输到我们的AI眼镜里,进而起到类似鼠标、触控等传统的操控方式,对我们的AI眼镜进行操作!”

    “因此我们的AI眼镜在操控上是非常方便的!”

    徐申学也体验了一番,嗯,也就那样!

    他之前体验过虚拟设备项目里的VR眼镜,或者说头戴显示器里的操作手套,那玩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黑科技,可以很方便的完成各种操作,就和人的双手一样灵活,相当的好用。

    不过,虚拟设备的操作手套,在硬件成本就顶的上眼前的这个指环一百倍甚至一千倍了!

    两者的巨大硬件成本差异,注定了这不是同一种东西,所以倒也不存在什么比较性。

    所以徐申学也没嫌弃这个指环,而是戴起来后开始配合AI眼镜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操作,感觉还行,不说有多好,至少能操作,比傻乎乎的用‘隔空手势’,语音指令好多了。

    隔空手势以及语音指令,看起来似乎都挺好的,但是你试想一下,在有其他人的场合里,比如说教室,会议室,餐厅,地铁车厢里,你突然来一句:小云,帮我拍一张前面的小姐姐的照片。

    或者伸出双手,在身前胡乱挥舞,而身前就是一个穿着清凉的小姐姐。

    这场面,肯定不好看啊!

    但是有了这个操控指环后,那么就不用那么尴尬的完成各种操作了。

    同时徐申学还发现,这眼镜还有一些便捷操作,比如没有指环的情况下,直接滑动或轻触两侧的镜腿也能进行一些自定义操作,比如拍照,录像,录音,开启翻译等功能。

    诸多硬件上的特性,徐申学是比较关注的……毕竟生态内容还可以继续完善开发,但是前提是要硬件能够支撑。

    徐申学的大半体验时间,其实都是在体验诸多硬件设备的特性。

    至于具体的应用,或者说生态徐申学现在觉得大部分都挺一般的,没什么核心竞争力。

    比如点外卖,网络打车这些调用其他网络软件功能的事情,乍一听似乎也挺好的,但是实际用处一般般。

    有这闲功夫,你用手机直接订单更快,更方便!

    唯独翻译功能让徐申学非常满意!

    他佩戴了AI眼镜后,有同事开始用英语、法语或日语等语言对他说话,而AI眼镜则是同步翻译,并把翻译结果的文字直接投送到微型显示器里,最后让他所看见。

    这样一来,用户哪怕依旧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但是却能够做到对方在说什么。

    尤其是AI眼镜的翻译功能,是智云软件所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翻译模块,还是相当好用的。

    这个翻译功能,在徐申学看来是一大亮点,也更加容易进行宣传,引起舆论上的讨论。

    这能够让两个语言不通的人,通过AI眼镜进行方便快捷的交流,这对于出国旅行、出差或其他有翻译需求的人而言非常的友好。

    而且这种翻译,并不仅仅是局限于语言翻译,同样还具备了识别扫描图片里的文字,然后进行实时翻译的功能。

    原理其实也挺简单的,通过摄像头拍摄图片,然后软件扫描提取文字,再调用翻译功能进行翻译……并且也谈不上什么黑科技,很多厂商都能做到。

    但是结合到AI眼镜之后,其使用场景就非常广泛了。

    比如可以翻看外文书籍,或者是浏览网络外文内容,在陌生语言的国家里,可以翻译诸多广告牌,路标或其他形式的文字!

    这个时候,项目的负责人还解释道:“为了确保续航能力,我们的图像翻译模式需要用户主动开启相关功能,并通过手动指令或语音指令进行拍照,随后才能对照片进行翻译。”

    “不过用户如果有需求的话,那么也可以开启实时翻译功能,系统采用录像模式持续拍摄,并提取文字并进行翻译,只是受限于算力,翻译结果的呈现会有一些卡顿!”

    “同时持续调用摄像头进行实时翻译会导致续航大幅度衰减,续航时间会降低到只有三十分钟。”

    “目前困扰我们的诸多技术难题里,续航问题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受限于AI眼镜的体积和重量限制,我们没办法给它安装大容量的电池,只能在眼镜两侧的镜腿上内置电池!”

    “现有的电池容量下,我们的AI眼镜进行离线本地运行的话,续航时间有大概五个小时,如果开启录像模式,续航时间只有四十分钟,开启实时图像翻译功能,续航只有三十分钟!”

    “在当下电池技术无法获得进一步太大突破的情况下,我们也专门设计了一个有线补充方案,徐董你看,我们的眼镜的镜腿后下方,与一个小接口的,专门用来连接我们的智云手机的接口。”

    “通过这个有线连接,可以使用我们的智云手机为AI眼镜提供电量支持,同时提供算力支持,网络连接等功能。”

    “这个线也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