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九章 跨越时代的AI眼镜(3 / 5)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有一座,月产能不过可怜的四万片,基本上只能满足S系列芯片以及其他少量服务器GPU和终端算力芯片的需求。

    其他类型的芯片,包括W系列SOC,电脑CPU,消费级GPU以及其他的各种芯片都得往后推移,需要到后年随着七纳米工艺的产能进一步提升,才有可能用上。

    现在,早着呢。

    所以设计中的LC2芯片至少两年内是看不到量产的可能性,但是这两年时间里可不能什么事都不干啊。

    要不然年初专门弄出来个LC1芯片做什么?

    ————

    随着AI眼镜项目的负责人持续解说,徐申学也多次询问并亲自体验了一番。

    佩戴很方便,直接和普通的眼镜一样佩戴就行了。

    “我们的AI眼镜,重量非常轻,全机只有三十四克,这样用户的体验感才稍微好一些,太过沉重的AI眼镜将会对用户的使用造成巨大的负担,导致佩戴不舒服,眼镜容易滑落等情况!”

    “毕竟普通眼镜的重量只有十多克到三十克之间,根据我们的调查眼镜,重量超过了三十克用户就会感到一些重量的压迫,但是还不算明显,然而如果重量超过四十克,用户就会感受到比较明显的压迫感,如果达到五十克以上的话,那么绝大部分人群已经无法长时间佩戴了!”

    “因此控制眼镜的重量,就成为了我们的核心任务之一,为了控制重量,我们采用的所有零部件都是经过专门的微型轻量化设计,为此不惜牺牲了一些性能!”

    “而机身材料上,我们采用是仙女山控股那边最新研发出来的一种超轻钛金属材料,最大程度上的减轻机身重量!”

    “最终,我们把整个AI眼镜的重量,控制在了三十四克,尽管距离人们所常用的眼镜动不动十多克,二十多克的重量还比较轻,然而这也是非常惊人的成果了,是我们公司以及合作厂商的诸多新材料,新技术的结果呈现!”

    “我想,在当下里不可能有其他厂商能够把AI眼镜或AR眼镜做到这么轻量化的程度!”

    这话徐申学是认可的……在AI眼镜的性能以及轻量化研究里,全球范围内如果智云集团都做不到,那么其他公司就更做不好了。

    当然,准确的说也不是智云集团一家自己搞的,实际上后头也有一大堆合作厂商合作进行研发。

    比如比较核心的显示技术,MicroLED显示屏幕,其实是华星科技提供的目前的顶级屏幕,衍射光波导的核心模块虽然是智云集团自家研发的,但是依旧有诸多零部件是合作厂商所提供,而后续的组装生产也需要相应的合作厂商来提供。

    半固态电池则是海蓝汽车所提供。

    微型摄像头模块是仙女山控股旗下的南江科技所供应,但是摄像头里使用的CMOS则是智云半导体所供应的,其他部分零部件则是南方光学所供应的。

    微型麦克风以及喇叭这些声学组件,则是国内的一家供应商所供应的。

    然后其他的一些感应器或零配件都来自诸多企业,有些是智云集团下属企业,有些是仙女山控股下属企业,还有的则是柳河投资旗下的企业,然后还有一堆国内的其他高科技企业。

    AI眼镜作为一种智能设备,别看着简单,但是里头的各种零件也非常多的,需要一整套的供应链体系。

    想要做出来这样的AI眼镜,性能以及重量、体积达到这种标准……前提是你得有一个这样的供应链。

    而目前全球范围内,除了智云集团旗下的供应链,已经找不出来第二家具有同样实力的供应链体系了。

    因此徐申学对这款AI眼镜的硬件性能还是比较满意的!

    尤其是体验了其显示模式后,看上去感觉很不错,能够很清晰的看见各种全彩图像,同时又不影响看到现实里的景象。

    也不会出现眩晕,看久了眼睛酸涩,佩戴久了鼻梁有明显压迫感等情况。

    整体体验还是比较舒服的,就跟戴了个稍微厚实一些的大黑框眼镜一样,同时显示效果非常良好,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看上去非常舒服。

    随后,徐申学开始体验AI眼镜的诸多手机功能。

    而正式体验之前,项目组的负责人还给徐申学介绍了AI眼镜里的配套设备,一个类似指环或一样的东西。

    “尽管我们的AI眼镜已经具备了语音操作,同时也具备了手势操作的功能!”

    “不过仅仅是这样还不够,所以我们效仿了VR眼镜里的手套操作模式,设计了这个通过蓝牙连接的小型指环。”

    “我们的VR眼镜上配套用的手环,是一整个有着复杂感应器系统的多指手套,可以进行各种非常复杂的操作,不过我们的AI眼镜并不需要如此这么复杂的操作,所以我们进行了简化,最后做成了类似指环一样!”

    “通过指环里内置的各种感应器,尤其是超高精度的加速度感应器,压力触觉传感器等传感器,我们可以感知用户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