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香蕉(3 / 3)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了,那矛盾的源头岂不是暴露了?

    多元社会的矛盾需要调节,那么谁来扮演这个“仲裁者”呢?

    自然是英国人,他们只需要抛出一点蝇头小利,就能引得其他民族争得头破血流。

    同时英国人也可以通过授予或剥夺某个群体的特权来制衡其他群体,也可以借此制造矛盾以确保没有任何人可以威胁到英国人的地位。

    多元社会一直都是英国殖民统治的法宝,在东方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作“分而治之”。

    其实弗兰茨也是精于此道的高手,他甚至还有后世更加成功的经验。

    不过弗兰茨的目的是在中美洲制造第二个奥地利,而非单纯的殖民。

    对于那些原住民,能和英国人走的,奥地利帝国很乐意将他们送走。走不了的弗兰茨就只能请他们去危地马拉和萨尔多瓦生活。

    当然如果有人一心想要投效奥地利帝国,弗兰茨也不能做得太绝,但原住民的人口数量不能超过殖民地人口5%,不能有大规模的聚居区,这是他的底线。

    而且五年之内无法掌握奥地利语的人也必须要驱逐。

    黑人除外,如果真有人非常同情黑人,那可以将他们送去非洲。但奥地利帝国的境内不许有黑人,即便是殖民地也不行。

    至于理由嘛。

    种族主义就算了,弗兰茨觉得问题还没严重到那个地步。

    维护公共卫生和防疫就不错,毕竟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就是黑死病。

    只要让民众将黑人和那些恐怖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就算是再媚黑的人也不敢站出来为黑人说话。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障民众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毕竟工作就那么多黑人有了工作,那么就要有奥地利人失业。

    而且劳动力太多会导致工资水平下降,虽然奥地利人对劳动力增加会导致工资下降这一点没什么感觉,但道理却很明白。

    其实奥地利帝国国内排外情绪一直都十分高涨,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理由就是外来人口增加会削弱本国国民的待遇,甚至还有人号召要少生孩子才能维持住体面的生活。

    这人当天就被抓进了监狱,然后被移交给了宗教事务所。一路从波西米亚被送进了维也纳,又转到了罗马教廷。

    欧洲地区的49位红衣主教全部到场,最终全票通过其“异端邪说罪”、“渎神罪”、“反人类罪”、“亵渎圣事罪”、等十七条大罪成立,判处其监禁十七个世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