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6章 在别人眼里,朕只能保五争三,当不上第一?(5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头上收的,收的是农业税。

    种地的一年到头能赚几个钱?

    还得剥削他们。

    所以,宣宗皇帝一直在开海,一直在下西洋,正因为有西洋的钱,朝廷才度过了永乐朝不停征战的困境。

    宣宗皇帝一直在还永乐朝的欠债,到了正统朝才基本还清。

    可是,宣宗皇帝忽然就死了。

    年仅七岁的正统帝登基了,然后下西洋就停止了。

    就是因为,张太皇太后秉政,所谓明朝最贤名的三位阁老,三杨执政。

    他们疯狂窃取皇权,停止下西洋,断了皇家的财源。

    可西洋没人下了吗?

    不,变成了士绅集团疯狂下。

    朝廷一说开海,倭寇就疯狂扣边,整个明朝东南沿海就没消停一天。

    为什么清朝就消停了?

    因为清朝把江南士绅杀绝了,所以消停了。

    这是太宗皇帝的锅。

    他得位不正,和士绅做的利益交换,也就形成了士绅集团。

    正统朝也开过一次海。

    船都没回来,人是从海上漂回来的。

    谁信啊?

    那是大海,你漂一个我看看。

    在海边一个浪打身上,都起不来呢,还从大海里游回来,写童话呢?鲁滨孙漂流记啊。

    景泰朝为何能开海。

    一是朱祁钰够狠,他杀了多少江南士绅,迁走多少;二是他肯让渡利益,开海不是朝廷开海,而是全民开海,朝廷吃大头,百姓吃小头,朝廷派兵还保护海商。

    配套提出的政策,允许经商,允许官员经商。

    这才能开海。

    划重点,允许官员经商。

    没有这条,谁也开不了海,谁开谁死,太祖来了也没用。

    就算朱祁钰能炮制十大案,也开不了海,他也得死。

    朱祁钰不止允许官员经商,还将江南士绅的家族企业,赏赐给了官员,不止允许,还鼓励你们干。

    所以,景泰朝才开海了。

    可能有人忘记了,江南第一拨移民,可是不论死活,一艘船上往死里装,不论死活,到交趾多少人算多少人。

    后来却忽然变得极为温柔,对待江南移民跟对待祖宗似的。

    为什么?

    因为朱祁钰遭到了警告。

    如果任由他这般粗暴移民,江南士绅估计活不下来几个,所以有些人疯了,警告朱祁钰。

    那年,河北大灾,河南洪水,京畿之地震荡。

    所以朱祁钰才捏着鼻子认怂,改变了移民方式。

    别以为朱祁钰是个仁君。

    他选择那样移民,就是让那些人去死。

    可,那些人也让皇帝去死呀,所以朱祁钰选择了妥协,从粗暴移民,变成了温柔移民。

    移过去的江南士绅,从罪犯变成了人上人,过去是作威作福的。

    朱祁钰给了他们那么多福利。

    不是白给的。

    是因为他皇位受到了威胁。

    也从那时开始,朱祁钰就不再是一个暴君了。

    从那之后,他做事深思熟虑,挂上了伪善的面庞,开始叫什么天下都是一个汉,华夏苗裔都是我明人,移民是重中之重,移民过程中不能让我明人死去一个!

    等等等。

    他怕了。

    他不是皇位受到了威胁,而是生命受到了威胁。

    所以,从那之后他就开始妥协了,当起了圣人,当起了好人,也不再烂杀人了,不再当什么暴君了。

    再暴下去,就暴到自己了。

    想求活,就得学会配合,学会演戏,你好我好大家好。

    话说回来。

    大明的脊梁,是从土木堡打断的。

    皇帝成了俘虏,成为天下笑柄,皇权丢了,积攒几十年的家底儿丢了,边疆关隘丢了,养了几十年的强军丢了,什么都丢了。

    在土木堡之前,大明对外战争中,一直是胜利状态的。

    甚至,可以说,漠北诸族被大明打得闻风丧胆,连明军都不见,闻讯就跑,威震大漠。

    大明骑兵横扫漠北,约有七八十年的光景。

    土木堡之败,连也先都懵逼了,他都没想到,明军这么不堪一击。

    从那之后,大明对外战争就变得保守,就是挨揍,一直没站起来过。

    所以说。

    不是太祖不行,而是他后世儿孙不行。

    也是天不佑大明。

    大明这个期间,属于处处点背,处处不顺,处处赶上强敌,大明碰上了最强的蒙古诸部,碰上了最强的倭国,又碰上最强的女真,还天灾不断,处处倒霉。

    皇帝咋样就不说了,其实历朝历代皇帝都差不多,昏君遍地都是,可王朝兴衰决定的不是一个皇帝,有大环境,有朝臣,有垄断阶级,共同决定的一个王朝兴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