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8章 皇帝正在夺走孩子们的童年,历史最强学生保护法(7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个问题,从景泰五十年时候出现的,一直在解决,效果一直不好。

    随着高考生越来越多,大学人也越来越多,老师却越来越少,愿意留校当老师的人,根本不多。

    今年,只能被迫用这种办法。

    这会使得大学教学质量下降,老师道德水平下降,甚至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引入大学。

    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

    之前中枢还试过,提高大学老师的福利待遇,但应聘者寥寥,这不止是钱的事,因为中枢给老师定的标准太高了。

    不是谁都能当老师的,道德标准太高。

    这就造成了大明老师作风算是优良的,好老师是很多的,弊端就是好老师太少了。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非技术型老师都不稀缺,像历史、生物、地理老师都很多的,甚至金融老师也不缺。

    就缺技术型老师。

    中枢还试过放弃技术型老师,结果那一届学生失业率最高,他们没有大学基础夯实,无法适应企业的技术要求。

    然而,像政史地这样的学科,是毕业就失业。

    理化生就不一样了,人家是技术型人才,毕业了就是香饽饽,但这种技术型人才,得有技术型老师教啊。

    这就造成了,理论型老师供大于求,遍地都是,技术型老师,哪都稀缺。

    本来,大学瞄准了那些退休的技术型人才,可企业会返聘他们啊,他们最终还会选择企业。

    所以,中枢只能降低道德标准,引进技术型人才进入大学。

    但这种老师必须得到监督,在学校不能言谈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情,更不许教学生校外的生活习性等。

    大明对学生的保护,可谓到了极致。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