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8章 皇帝正在夺走孩子们的童年,历史最强学生保护法(5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倒也出现了学校往死里压事的情况。

    只要被中枢查实,学校关停,相关责任人员一概处置,按大明律办。

    为了消弭教育从业者的不满,皇帝再次提升了教师待遇,要求老师不要有私心,因材施教、一视同仁。

    他一直宣称,教师是一份圣洁、光辉的工作,老师带给学生的不止是知识,还有圣洁的未来。

    皇帝重申,大明的未来在孩子们身上,保护孩子,就是保护大明的未来。

    对于那些犯过错的孩子,要给他们认错悔过的机会,不许另眼看待他们,要一视同仁。

    对于学习差的学生,不能只靠打骂,老师要找到他们成绩差的原因,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成绩。

    老师不止是传道受业者,更是孩子们心灵的港湾。

    皇帝将农历九月十五,定为教师节。

    孩子们要知道感恩老师。

    至于老师打骂学生,这几年民间也有反应,但老皇帝却觉得很正常,父母也打骂儿女,那是为儿女好,老师打骂学生,是希望学生上进,无可厚非。

    但儿女要是记仇,那就是儿女的不是了,只要孩子长大,就会发现老师是为自己好的。

    在这一点上,老皇帝站在朝中重臣的一方。

    至于收受礼物的问题。

    其实一个教师节,就说明皇帝是不反对的。

    谁都不是圣人,古代老师的师德,也只是体现在毫不保留的传道上,以及一视同仁的教学态度。

    收礼肯定不对,但这东西朝廷管不了的。

    就跟补课是一样的,朝廷管不了的。

    教学是很主观的东西,若逼急了老师,老师会跳槽去私立学校,反而得不偿失。

    老皇帝甚至认为,多学知识是很好的事,多补补课,是好事,知识学多了都是好处。

    报纸业、图书业、漫画等文娱行业的发展,和百姓识字率高息息相关,如今文娱行业繁荣,跟大明教育业息息相关。

    其实,现在校外的机构补课已经很完善了。

    皇帝出的幺蛾子太多了,天天增加新内容,学生在学校吃不透新知识,只能去学校补习相关内容。

    这些机构对时政掌握十分精准,比如新诞生一个行业,他们就会先去研究,比如电磁学。

    他们就知道,朝廷一定会将电磁学纳入教材的。

    果然。

    纳入了,校内老师还没搞明白呢,校外老师研究明白了,学生只能去他们那补课。

    一个初中生,必修加选修,少的27门课。

    多的课程达到32门。

    三年内,要将所有课程修到优,才能毕业。

    这就造成了,学生们连轴转,今天学完光学,明天学蒸汽学,然后学考古学。

    朝廷可能突然就会加两门,比如之前火起来的进化论,迅速纳入课本,今年火起来的乒乓球,小学生也得打。

    所以呀,学生的课程充满不确定性,现有的科目要快点学习完,不然时间肯定不够用的。

    这就给了校外机构的生长空间。

    本来考试制,才会这么忙,机构才能靠刷题,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谁能想到,学分制也这样。

    中枢对于校外机构是不反对的,只要是能学习的地方,中枢都是支持的。

    民办学校也是一样。

    大明有很多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样,教学内容都是一样的,虽然是民办,也被中枢管着。

    公办、民办之外,还有贵族学校。

    别以为贵族学校就轻松了。

    恰恰相反。

    贵族学校,比公办、民办还要卷。

    这个名字听着以为是有钱人去的吧,大大相反,有钱人家的孩子死都不去。

    那地方,小学六年级的题目,比公办学校初三题目还难,人家六年级就能写诗,你敢信?

    贵族学校的学生,就是为竞赛而生的。

    从景泰四十五年以来,朝廷每年都会举办一千场以上,各个类型的竞赛。

    比如心算、口算、珠算、魔方、记忆、函数、物理等等各种竞赛。

    像公办学校,冒出来一个天才都了不得了,能拿到一个省数算冠军,整个学校都得把这孩子供起来。

    贵族学校,一个省冠军?太一般了吧。

    遍地是全国冠军啊。

    最差的也是区域冠军吧?

    像大明,就分为五大区域,最卷是江南区,冠军含金量最高,能得一个区域冠军,那也是高手中高手了。

    至于一个省冠军,就别拿出来丢人了,我们人均几个好不好?

    贵族学校招生,也是很魔性的,要经过三轮特殊考试,每年招收一次,自愿去报考。

    进入贵族学校,有两大好处,一个是吃穿住用行费用全免,一个是配置的老师,是本府最精华老师团队。

    全国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