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4章 大明版Made In China,碎叶,大明的碎叶!(6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秦始皇巡游之地,路过了吕宋。

    编呗。

    汉民族的足迹从华夏之地,忽然扩展到了全世界,不管全世界适不适应,反正我们就是走过的。

    民间的膨胀文学,更是发展到了极致。

    关羽的儿子关索退到了缅甸,在缅甸当王,张飞的儿子在印度称王。

    各种虚构的人物,在文人的笔下,写的跟真的一样。

    有的还真被官方录用了。

    比如南柯府,南柯就出自一个小故事,南柯一梦的南柯郡,就出现在了交趾。

    关索,也真出现在了缅甸,虽然这个人物是虚构出来的,但官方认定有这个人,那么就有。

    脑洞大开的也有,商纣王没死,而是逃去了希腊,创造了希腊文明。

    埃及金字塔不是埃及人建的,是秦始皇建的。

    对此,中枢保持沉默,但很快推出了纣王考据录,准备在巴尔喀什湖建立纣王庙,遥祭纣王。

    中枢和民间互动,膨胀文学大行其道。

    反正西域,出现了很多华夏古人,山西的百里奚都冒出来了,百里奚能出现在江布尔,这脑洞是真的没谁了!

    范广邀请帖木儿汗国官员来观礼,搞得挺轰动。

    帖木儿汗国的官员都懵了,你们明人都这么能吹吗?

    碑文也不知道谁写的,和张骞的撞车了,百里奚没有辅佐秦孝公,而是出使西域去了,大秦控制西域,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呀。

    你在碎叶纪念李白,也就可以了,非得在江布尔纪念百里奚,尴尬不?

    没错,碎叶就在热海边上,阿拉木图的南面,就在大明的控制之下。

    王越还靠谱点,主要挑西汉的大臣进庙。

    没有于谦的压制,三人彻底放飞了。

    街道、乡村名字,多用本地古名,城池名字,则是中枢来定,定新名字。

    起名局会亲自来考查,然后翻阅古籍,再根据地形定新名字,包括本地的山脉、河流,全都启用新名。

    只有街道,延续本地名字,比如亦力把里,主街名就是亦力把里,城池名字就是伊宁。

    入城的奴隶,获得户籍时,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这些奴隶,肤色各异,来自哪里的都有,肤色偏黑的就是来自印度的,肤色很白的,就是来自欧罗巴的,肤色中度的就是来自奥斯曼帝国的。

    获得户籍第一件事,就是剃掉狗尾巴,穿上汉服。

    他们不用经过汉文考核,就能自动变成汉人了。

    不过,他们在大明最少的都有五六年了,不太会说,肯定能听懂,听不懂的早死了,基本都会说汉语的。

    可忽然听到汉语,下意识的就是打钎:“喳”,脱口而出。

    多年养成的条件反射,是无数道鞭子,把他们驯服成了狗,再想变成人,并不容易。

    随着新女奴运送过来,他们就分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妻子。

    他们会将自己受过的一切苦难,付诸在妻子身上,一个个像疯牛一样,不知道多少女奴,死在了第一天晚上。

    对此,王越三人置之不理,圣旨对他们的辖区进行了详细规划,王越负责准噶尔盆地,杨信负责塔里木盆地,范广负责亦力把里往西。

    成为汉人,他们就会和汉人一样,分到房屋、土地、农具等必需品。

    然而,西域实行军管。

    并不通行内地法律,一切以本地区内部具体情形为准。

    对待汉人,搞地区建设就是雇佣制,这些被释放的奴隶,就能和明人一样赚取工钱了。

    在工地上,他们还是二等人,他们因为自己的长相而自卑,因为和明人不一样,明人立刻就能分辨出他们来,甚至欺负他们。

    他们也不想工作,朝廷发了东西,却不发钱,想糊口就得自己赚钱。

    阿尔泰山以北的,准噶尔部。

    一个冬天,冻死了十二万人!

    阿失就像是发疯的公牛,天气刚解冻,就率领骑兵攻打西域,王越不急不缓,见招拆招,打得阿失没脾气。

    军队杀进来也没办法,看跑的够不够快了。

    王越对这等小节不看重,被屠城就屠城了,战争中都是在所难免的。

    他收到密旨,告诉他,入冬前,他就要调去南方,去拿下两缅。

    王越知道,晋升国公的机会来了。

    他给皇帝回信,意思是郭登能接替他的职位,建议陈韶担任郭登的副将。

    这是送功劳给皇帝的心腹。

    陈韶最倒霉,干了这么多年,一场大仗没打,虽然晋了侯爵,却是皇帝念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赐的,不是靠战争打出来的。

    郭登是皇帝的姐夫,回京后,和公主生了两个儿子,晋升国公指日可待。

    王越认为,准噶尔部是狐假虎威,阿失已经有退兵的意思了,毕竟范广把帖木儿汗国拦腰斩断,已经让所有人看到帖木儿汗国的软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