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接过老朱的话,满是感慨。
比起朱樉,朱橚的远行,才真正充满危机。
不过美洲这一步,是大明必须走出去的一步,不但是老五,未来老朱还会让更多的儿子,前往大洋彼岸。
“父皇不必感伤,弟弟们也是为了我大明能延续努力……”
“行了,今年好好过个年……”
老朱不欲在这件事上纠缠,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父子二人一起找皇后去了。
……
迁都,并不仅仅是上层人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过年的权力。
伴随着国都的迁移,大量的百姓依然也追随者帝国的难迁,而流入北京。
胡惟庸站在北京的城头,看着长长的队伍。
这些人注入北京,给北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
他如今是北京说一不二的话事人,胡惟庸很喜欢这种日子。
在北京的这段日子,他时长会误以为,他已经成为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帝国的皇帝。
大量的移民,给他带来了足够多的机会。
他正想着事,凌说从远处走来。
“那些人,你都安排好了?”
胡惟庸开口询问道。
“胡相放心,托移民的福,三千人已经安排到位。
你让我找的火绳枪,我也找了二百把,,这些东西不好找,我尽力了。”
凌说说起此事的时候,语气依然颤抖。
造反,他竟然真的要走上造反的道路。
从皇帝的心腹耳目,变成反贼,他不知道自己究竟经历了什么?
很多时候,凌说都想抽身而退,但他也明白自己退不得。
如果胡惟庸造反没有成功,他也会跟着胡惟庸陪葬。
甚至,身为锦衣卫的自己,可能会比胡惟庸死得更惨。
胡惟庸感受到凌说的犹豫,呵呵笑,有些人平时看似耀武扬威,却不是做大事之人。
“这些倭人你安置好,可不要提前被人发现了。”
“胡相放心,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是混血,懂咱们的话。虽然语调有些古怪,不过如今北京城的百姓,天南海北,倒不怕被别人认出来……”
胡惟庸冷哼:
“万事小心,你跟你手下的兄弟注意点,你们也知道,如果事情败露,会是什么结果?”
凌说赶紧回答道:
“胡相放心,我们这边不会有任何问题,倒是您那边,蒙古人配合得来吗?
就算京城迁移,人事混乱。
可这里距离边境太近,若没有人牵制住徐达等人,咱们就算成事,也只会便宜了朱棣……”
胡惟庸微微一笑:
“你今年可曾听过,北边有蒙古人侵扰边境的消息?”
凌说摇摇头,按照往年的惯例,冬天,北方的游牧民族没了过冬的东西,肯定会南下劫掠。
可是今年,确实没有任何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消息。
这种情况,从未有过。
仿佛那些人真的随着汗庭消失一般。
可是他明白,事情的真相绝对不是这样,胡惟庸费尽心思拉拢蒙古人,自然不会是为了让他们跑的远远的。
如果没有人拖住徐达的军队,所谓的造反不过是笑话。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元帝想要熬过这个冬天,他付出的代价不会小,既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明年的蒙军,将是虎狼之师!
且,这个冬天没有动静之后,徐达他们的戒心也会消除,到时候突然出现的蒙古大军,自会将他们打得措手不及……”
凌说的心很乱,当胡惟庸说起这些的时候,他总算心安下来。
“你放心,不仅北京,就算在南方,也有咱们的人……
等大事成了,咱们和蒙古人共分天下,或者,不用分……”
胡惟庸眼中,闪过一丝疯狂之色。
胡惟庸的话,终是安抚了凌说。
“也许过阵子,就不用叫您胡相了……”
凌说的话语中,已经带着一丝谄媚。
听着这些话,胡惟庸的心情更好。
“彼此彼此,也许过阵子,凌大人也是凌王爷了……
你不是讨厌你那个顶头上司?到时候,咱们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凌说被胡惟庸的话语,勾起了自己心中的仇恨。
毛骧,甚至还有朱元璋,都是他要报复的对象。
“胡相……”
二人正在畅想未来,有人过来打断了二人的对话。
“胡相,涂节涂大人找您……”
胡惟庸闻言,给凌说一个眼神示意,凌说退走,不多时,他的心腹涂节从远处走来。
“你也过来了?”
胡惟庸对涂节说道。
“胡相,下官拜见胡相……”
涂节的眼神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