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 / 5)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其中暖水壶的设计,内胆必须要玻璃,张异还将玻璃的制造技术公开了。

    老朱能够感受到,张异对于改造这个世界的决心。

    玻璃和玻璃镜,这些年早就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虽然关于玻璃镜制造的涂层,已经有人破解,可是玻璃的制造技术,目前还是秘密。

    张异能将玻璃技术公开,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

    “让他去折腾吧,朕有信心,他应该能折腾出一些东西来……”

    父子二人关于张异的话题,逐渐结束。

    ……

    “师弟,这就是暖水壶?”

    一个月后,洪武十年的夏天,也逐渐进入尾声。

    张异改了几套方案,终于用木质的外壳,玻璃内胆制作出了大明第一个暖水壶。

    当它出现的时候,其他人还十分好奇它的结构。,

    张异笑笑,无声点头。

    “它能保证开水长时间保温,有这个,以后大家也能喝上一口热乎的水。”

    “可是,它的结构,是玻璃……”

    吴葆和作为和张异一起过来的人,一眼就看到了这东西的局限性。

    玻璃呀,用玻璃内胆制作暖壶,就注定和老百姓无缘。

    “玻璃的价格,确实贵了些,不过可以打下来!

    其实这些年,外边那些人都在摸索玻璃的技术,这些年的玻璃厂,也有不少……”

    张异笑笑,因为玻璃镜的暴利,还有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产能,导致了玻璃镜一直稳稳占据了大明奢侈品最顶端的位置。

    而西方疯狂的需求,催生了许多人去研究玻璃镜的工艺。

    以水银涂层为核心的涂层技术,早就被人破译了。

    于是乎一大堆仿照的玻璃镜,也是大明的重要走私物件。

    但涂层好仿照,能生产高透明度的玻璃工艺,还牢牢掌握在张异手中。

    虽然利润上,玻璃的利润已经比以前降低了许多,可依然可以和官窑出品的精品瓷器一较高下。

    而如今,张异的想法却是,将玻璃镜的价格给打下去。

    他这种自断财路的想法,让吴葆和他们也是大吃一惊。

    张异对于他们的震惊很是理解,而吴葆和他们钦佩的目光,只是让他淡然一笑。

    准备将玻璃工艺放开,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当工业化开始之后,他的工艺其实也不能藏太久,既然走奢侈品的路线走不远,张异干脆转化思想,走工业化的路线。

    玻璃,除了饰品,在工业上也有更多的可能。

    在张异看不到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之前,玻璃作为奢侈品可以满足他的需求。

    可他看到玻璃能扩大生产规模之后,量产,便宜,却能冲击市场的玻璃,也不会损失他多少的利益。

    借助暖水壶的当口,他正好给市场试试水。

    暖水壶作为一个后世平民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在一段时间之内,注定还只能是有钱人的玩物。

    不过这没关系,产能上去之后,这东西肯定会降低价格。

    “吴师兄,为了百姓能喝上热水,一点技术算什么?”

    张异说得一本正经,听着他这些还的人,更加敬佩他的胸怀。

    “开水房,也建得差不多了吧?”

    “嗯,已经差不多了!”

    想要低成本的,能让百姓喝得起开水。

    最重要的是将成本压榨到极限。

    张异在这座煤矿盛行的小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燃料的成本问题,加上蒸汽机抽水,他合算了一下,如果百姓的销量能够保证,自己的开水房确实能把成本控制在和烧水差不多的价格。

    这是一个开水房能不能被接受的关键。

    接下来,就是市场实践了。

    和开水房一起开起来的,还有另外一种东西,那就是蜂窝煤的厂子。

    将煤矿,制作成利用率更高的燃料蜂窝煤,同样是张异在做的事。

    蜂窝煤的燃烧效率,远比一般的燃料高。

    这种东西的出现,对于缺乏燃料的古代而言,也算是一个小的能源革命。

    当然,前提是它的成本必须下来。

    张异算过一笔账,如果依托产煤区煤矿的价格优势,加上他用机器生产带来的人工成本的降低。

    蜂窝煤在矿区,确实能做到和木炭,柴火差不多的价格优势。

    赚大钱,暂时不可能,因为煤矿的产能上不去。

    可是,让这种新事物推广开来,张异很有信心……

    蒸汽机在煤矿上用着,张异和他的团队根据使用情况,一直改进,已经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

    张异的精力,很快投入了关于开水房和蜂窝煤厂的生产建设之中。

    ……

    “殿下……”

    时间流逝,矿上来了个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