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 / 5)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毛之地,他会不会愿意?

    朱元璋还是期望未来控制美洲的第一个亲王,不应当是一个性格太过强硬的人。

    有沐英,平安这些人在,美洲的亲王最好还是性格软弱一些,野心小一些。

    其实老朱心目中,早就有了一个人选,只是他还没有成长起来。

    “父皇是想让老五去?”

    朱标十分了解皇帝,朱元璋心里想什么,他瞬间就明白了。

    朱橚,并没有前边几个哥哥那种冲劲,作为马皇后最小的儿子,吴王的性子温和,老朱也十分喜欢。

    让他去美洲,也许他比朱樉更能完成教化当地土著的任务。

    “老五很合适,朕让他管理明报,也是为了锻炼他!

    身为亲王,他不用跟他几个哥哥一般在武功上有多大的建树!

    如果按照张异的说法,那边的人,其实不堪一击!

    咱们过去,先好好跟土著相处,再慢慢影响,教化……

    动武并不是一个必须的选择,所以擅长沟通的老五……”

    朱橚并不知道,在朱元璋让他主持明报工作的时候,就已经给他定下了未来的方向。

    老朱确实想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可面对开疆拓土的选择,他还是准备将儿子们往外边送。

    在这个百年未有的变局中,华夏只有抢夺先机,将西方的未来扼杀在摇篮中,

    才能得到一线生机。

    老朱是个父亲,也是个帝王,更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

    “把命令发布下去吧,日本战场,就交给常遇春吧,通知沐英他们回来,准备远征美洲!

    两年后,真要看到我大明的船队出海!

    五年内,朕准备移五万百姓过去……”

    人口迁徙,从来都不是小事。

    老朱将十四万人迁徙的过程中,都需要李善长居中调节。

    五万人出海,这已经是朱元璋能想到的最多人了。

    朱标闻言,无声点头。

    “不知道父皇这次出海,准备让谁承担教化的重任?”

    朱元璋闻言一愣,他想了想问:

    “你认为孔讷如何?”

    孔讷提出的新儒家运动,如今正是老朱重点推行的。

    他本人一直在京城,只是老朱对他的态度十分暧昧,重视,却又没有太重用。

    作为一个思想的引导者,孔讷早就有了足够的地位。

    他似乎对于自己的现状很满意,主要沉浸在做学问中。

    有时候,他会去春秋学院任教,教导学生学院所没教的知识,这样一个不谋权利,全心教化的孔家传人,

    早就被人称为孔家的风骨。

    朱标微微吃惊,他知道老朱重视孔讷,但孔讷不应该是被这样利用。

    孔讷的出现,是老朱重新掌控孔家,甚至将孔家的影响力,逐渐消弭的后手。

    美洲毕竟是穷乡僻壤的地方,送人过去,死在路上都是正常……

    要是他死了,可就没有人能推新儒家了。

    “孔讷是朕留给你用的,在朕手中,他不会受到提拔!

    朕准备让他多历练历练,这去美洲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不过他不会去太久,等过几年,朕会让他回来!

    就好像,去日本一样……”

    老朱沉吟了一会,说:

    “至于宗教,还是从龙虎山选一位高人,一起带过去吧……”

    任何宗教在朱元璋心中,都是值得警戒的存在。

    如果单从感情上来说,他其实更加亲近佛门。

    只是正一道在这些年,确实帮他太多。

    正一道提倡的人间道教,也很符合老朱的利益,作为投桃报李的代价,正一道也跟着大明的军队,传遍日本,如今又要前往美洲……

    老朱不是没动过佛门的念头,不过想起佛门不是本土宗教,也就作罢。

    儒家,道教!

    会构成未来大明文化两个重要的标志。

    父子二人讨论了许多细节,关于第二次大航海的计划,基本确定下来。

    “张家弟弟说,要让天下百姓喝得起开水!

    这件事让儿臣想起当年的无知……”

    朱标提起喝开水的事,脸色还有些泛红。

    当年的他,确实有点少不更事的感觉,张异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帮他完成的。

    他还记得自己在朱元璋面前发过誓,以后要让天下百姓,喝得起开水。

    可惜十年过去了,朱标依然没有完成这个誓言。

    喝开水的观念在百姓中倒是种下来,可喝开水对于许多人来说,依然是一件奢侈的事。

    “张家弟弟正在筹备建设的开水房,他信件中好似也有提及……”

    开水房,暖水壶……

    张异为了让百姓喝得起开水,所以将某些生意,提前弄出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