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国门(2 / 4)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历史上有四个寒冷期,其实古书中分别记载,《孟子.滕文公下》中记载:驱武、豹、犀、象而远之,这是记录了当时因为寒冷摆手迁徙的景象……此为其一。

    其二:《晋书.慕容皝载记》有说:辽东湾西北岸到东南岸沿海连续三年全部结冰。

    其三:便是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末年……

    至于其四嘛……”

    “其四,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

    朱元璋忍不住追问。

    张异说道:

    “其实咱们就在第四个寒冷期之内,只不过这个寒冷期延续五百年……此时尚未到最冷的时候!

    叔叔,您对39年前的冬天是否还有记忆?

    39年前,太湖冰封三尺!您家长如果有长辈,应该会告诉您当年那场寒冷,造成多大的灾祸!”

    朱元璋沉默下来,他确实从父辈口中听过那年的寒冷……

    但生活在这个时代吗,他早就习惯了这种环境,只当是等闲。

    可张异从另一个角度,跨越千年,为他讲述天数的变化,却让人感觉如梦如幻,也寒冰彻骨。

    四个寒冷期,老朱并不用太费事,就明白前三个说的就是西周,南北朝和两宋。

    这几个时期的历史,他历历在目。

    有冷,就有暖。

    只要读过史书,就不难明白两个寒冷期期间的王朝是哪些?

    两汉,唐朝就处在温暖期中……

    所以,从天数来看,他朱元璋开局就比其他人更难?

    朱元璋纵然有豪情万千,可是面对冰冷的天数,他也犹如一盆冷水泼下。

    难怪张异会告诉他,大明几乎刀兵不断。

    这刀兵的产生,根源还不是资源不够?

    当大家都没有饭吃,天下都会大乱!

    周围的邻居们抄起武器的时候,目光会不约而同投向中原腹地!

    老朱一想到这个情况,锐气尽失。

    古人也许有不敬鬼神的皇帝,但绝对没有不信鬼神的皇帝。

    如果天都不站在他这边,那他这个皇帝和他创立的大明,真的能好好延续下去?

    “天道不眷,天道不眷!”

    老朱自言自语,他的失落显而易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爷天确实不怎么待见大明,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就如当今圣上,他出身贫贱,还当了乞丐,这老天爷不眷顾他,他就认命了吗?

    如果认命了,就没有今天的大明了!

    咱们这些生活在大明的百姓,哪个都不是被老天爷眷顾的人,可咱们难道就不活了?

    况且,咱们身在此时,至少还不是最难的时候,

    等到寒冰期到了高点,加上内忧外患,也大不了改朝换代而已!

    苦也好,乐也好,没得选择就杀出一条选择!

    咱们的祖先们,茹毛饮血,不也一样延续到今天

    没道理咱们这些人承了祖先们的恩德,却失去了先祖的血性!”

    张异这番话说得自在,朱标和朱元璋却陷入沉思。

    老朱看了张异一眼,这家伙的豁达,倒是有几分高道的风骨。

    “没有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剩下的选择中做最好的选择!”

    朱元璋的脸上有了一些血色,说出这句话。

    “但你这个道士,似乎并不敬天!”

    张异回答:“因为天道并不需要敬畏它,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仁,其实是万物平等……

    我等生而为人,自然想着人的利益诉求,然天道眼中所谓人畜草木,其实并无区别!

    它只是自然流转的道,无论前方是什么,它都会无情的碾压过去!

    修道人修道,修的是道法自然,以自然为法,学习道的规律化为己用,方是正途!

    所以小子口中不敬天道,所行却最贴近天道!

    天道不需要你敬畏它,而是需要你了解他,学习它!

    冷暖交替,就是大道自然的一部分,与其为这些不能改变的东西伤神,还不如利用窥见的天机,去做自己能做到的最大努力!

    我等修道之辈,求长生难不难,可难,就不求了吗?”

    “换而言之,这大明朝廷诞生,就注定很难了,那再难,难道就不活了?

    有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解决不了,也问心无愧,总好过因为窥见未来而活在苦痛之中!”

    张异深深看了朱元璋一眼:

    “所以天机不可泄露,窥见未来之人,未必能承受其重!”

    “娘的,被你这小子教训了!”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瞬间的失落被张异看在眼中,他以自己的方式在激励自己。

    老朱心头一阵暖流流过,这家伙不错。

    “这些闲话少提,回到刚才的问题!

    你认为迁都北方,也是天家应对寒冷期的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