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两种天下,什么是国运?(4 / 4)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睡凉席,皇帝睡象牙席,这种种史书上的史料记载,都标明唐朝的长安是一个炎热的地方。

    也是因为炎热,降雨多,

    所以长安附近,水草肥美,农耕发达!

    其实不拘长安附近,就是再往上的北方,也不是如今的模样!

    有温度,有降雨。

    当时的长安,就是现在的江南!

    所以那时候的长安城,可以成为我盛唐首都!

    但这一切,大概从安史之乱开始,就变得不一样了!

    《新唐书》有记载,边境的那些屯田被废弃,农作物被冻死。

    黄河流域,不再适合水稻种植!

    也是由此开始,唐朝由盛转衰,国力下降!

    所以唐之衰弱,固然有安禄山这个人祸,但本质上还是因为天数变化,

    国运衰竭!这种情况,纵然是太宗重生,也无力回天。

    而如今距离唐亡,早就过去数百年!

    当年盛唐都扛不住的天数,大明如何扛得住?

    大唐之时的长安,是万国来朝的都城,但如今的长安如果做为首都,就是个火坑!

    在那种苦寒之地,交通不便,你让皇帝从哪变出粮食来伺候那些嗷嗷待哺的百姓?

    所以我劝叔叔您别跟着皇帝瞎掺和,他也就是出了出门少见识短的亏,只要真的跑地方上一看,我保准他绝对不会拿国运开玩笑!

    您若是想要吃北方的政策便利,去山东,或者其他沿运河的城市安家才是上策……

    我给您的建议,不想离家太远,去济宁……

    如果想一步到位,干脆等大都拿下之后,先去占个先机!

    我敢跟你保证,除非皇帝不想迁都,他真要去动迁都的主意,大都他绕不开!”

    朱元璋暂时还不去想大都的问题,他还绕在张异说的天数上出不来。

    “所以,所谓的国运,无非就是气候变化?”

    作者在这里祝大家节日快乐。截止到本章为止,作者本月更新29万字,平均日更过万。作为一个兼职作者,看在我辛苦更新的份上,大家赏点月票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