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文士路线(2 / 3)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朱瀚愣了一下:“你要剑?”

    “我读书,学理,讲政,皆是为御人;但天下多舌之辈,不畏理、不敬德,唯惧威。将来若我为储君而不佩剑,谁信我之威?”

    “我想练剑,不为杀人。”

    朱瀚眼中闪过一丝莫名情绪:“你要的,倒多。”

    “我若不多求,将来如何多得?”

    二人对望,风起,柳絮轻扬,仿若夜色前的静誓。

    七日后,议贤堂设于太学东偏,名曰“问古堂”。

    朱标亲往设仪,东宫学子、宫中内官,莫不侧目。

    当天夜里,京师四方老儒纷纷议论,褚奇策惊讶:“太子当真来了。”

    “来了。”李文中拢了拢衣袍,“而且没带一个讲官,只带了笔、纸、席。”

    汤衡冷哼:“这孩子……倒比那位朱元璋更像个读书人。”

    王府之中,石安子将此消息一一禀报。

    朱瀚看着庭中一树新桃,喃喃低语:“一棵树终要开花,只愿果别太早结。”

    他吩咐:“打点一批藏书、文轴,送至问古堂,不必署名。”

    石安子道:“王爷,您也要送礼?”

    “不是送礼,是送种子。”

    宣德坊一隅,朱瀚静坐于灯下,一卷书横陈案上未翻,他指间却轻敲着玉石笔镇,目光落在窗外墨色天穹之上。

    春风不歇,花信次第而来,但他眉宇间一丝淡淡阴影,似难散去。

    “王爷,”石安子轻步进屋,“菜市口那边的铺子,有动静了。”

    “哦?”朱瀚眸光一动。

    “姓鲁的来了,是原先在五坊司做抄检的,后来犯过错,黯然离京,这回却重新现身,不见老友、不走亲戚,只在那铺子里转了一圈,连夜去了西什库。”

    朱瀚放下笔镇,淡道:“五坊司的人……哪一个动,便是要有人动了。”

    “是。”石安子顿了顿,“属下查过了,他在西什库见的是个药材铺子的掌柜,那掌柜早年是城南钱庄旧人,现归在杜家旗下。”

    朱瀚沉吟片刻,缓缓起身,走至窗边,“杜世清还没死心?”

    “看起来,他是另起炉灶了。”

    朱瀚轻笑一声,声音冷淡如刀:“这人啊,越是以为自己还有牌,反而越死得快。”

    他回身,衣袍微拂,“备马,去一趟菜市口。”

    “王爷夜里要去?”石安子微愕。

    “他既敢在夜里活动,我便在夜里查个清楚。”

    朱瀚唇角轻扬,“你忘了,我这人最爱夜里出门。”

    菜市口,夜灯稀疏,人影寥落,惟有那几家宵夜摊还未熄火,空气中混着猪骨汤、腌笃香与青菜豆腐的气息。

    朱瀚一袭黑袍,不着显贵气度,立于一间无名酒肆门前,目光落在那挂着半块油布的门帘后。

    “这是铺子?”

    “正是。”石安子点头,“明里是卖酒,实则后堂另有夹层,前日我装醉试过,一送进后院,立时有人问我是哪路的。”

    朱瀚点点头,唇角噙笑,抬步入内。

    酒肆中昏灯低垂,三张木桌,五个酒客,无一交谈,只顾低头饮酒。

    掌柜是个五旬汉子,肚微鼓,面浮红,见朱瀚与石安子入门,神色一顿,拱手:“客官打尖?”

    朱瀚挑眉:“来壶酒,拿几碟凉菜。”

    掌柜愣了一下,笑着应了。

    片刻后,酒至桌上,朱瀚轻抿一口,眼角余光扫过角落一名老者。

    只觉那人右肩微垂,掌中指节处旧茧遍布,一看便是常年握笔书吏出身,但面色焦黄,气息沉敛。

    他忽而放下酒盏,开口道:“你说这京中最近风气如何?”

    老者眼皮微掀,淡淡答道:“风往哪吹,人便往哪靠。”

    “那你靠哪边?”

    老者冷笑一声:“我这把老骨头,只能靠墙。”

    朱瀚轻叹:“真是个懂事的老骨头。”

    那老者手指一僵,似欲起身,忽而朱瀚手一扬,一块金牌跃出,落在桌面,金光微闪,刻着“亲王”两字,气势如山。

    “朱……王爷?”老者声音一颤。

    “坐。”朱瀚笑道,“你我今夜聊聊,也算你不枉此生。”

    老者颓然坐回,拱手哀叹:“王爷若是问我与杜世清的事,我知多少说多少,只求饶我一命。”

    朱瀚摆手:“你性命值不了一个筹码。但若你说得清楚,倒可让你换个新身份,出城以南,有一庄子,缺个账房先生。”

    老者一惊,眼中露出挣扎之色,良久低声道:“那铺子,杜世清原设为备用据点,原本布下五人,近月来,他命我再招三人,是要建一‘暗策局’。”

    “暗策局?”朱瀚冷哼。

    “是。”老者低头,“他说,若明路行不通,便须走暗路;若朝中无权言,就从市井、书院、评馆下手,养笔、设言、置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