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夫人!吴兵进城了!(下)(4 / 5)  关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吴侯,关羽神勇,吴中可有人能敌?”

    孙权听了,似有所悟,问道。

    “卿之此举,意在瓦解关羽军心?”

    吕蒙听了,微笑着,自信地点了点头说。

    “正是。待关羽军心瓦解,其势大衰,臣再达‘我只求还荆州,并非与蜀为敌’之意,或可奏效。”

    孙权听了,默默点了点头,却仍然心存忧虑,又问。

    “若关羽不允,必欲夺回荆州,如之奈何?”

    “吴侯勿忧。其时,关羽之势已弱,已无力再夺荆州。反之,关羽此时已处吴、魏夹击之下,危在旦夕。届时,我再遣人约他重修吴、蜀之好,当不足虑矣。”

    孙权听了,这才轻松起来,连声赞道。

    “卿之此举,可进可退,妙甚!妙甚!”

    次日,孙皎又到后堂见孙权,一进来便问。

    “吴侯,吕蒙颁银放粮之事,可已问清?”

    孙权已明吕蒙之意,故对孙皎较为冷淡,说道。

    “孤已问清。”

    孙皎已觉察到孙权的冷淡,但他仍继续问。

    “巨额银粮之后,可有污浊?”

    孙权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孙皎。

    “比之兵不血刃取荆州,比之东吴之存亡,区区银粮,孰重孰轻?”

    孙皎听了,已明孙权之意,却颇不以为然,忙说。

    “比之兵不血刃取荆州,比之东吴之存亡,区区银粮,自然为轻。然臣弟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若有污浊贪腐而不治,久必祸国殃民矣!”

    孙权听了,淡淡一笑道。

    “吾弟之言有理。然此事孤自会善断,汝且退下吧。”

    “是!”

    孙皎见孙权已将口封死,只好怏怏而退。

    孙权看着孙皎的背影,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心中暗想。

    “幸亏未令其共督大军,否则,恐荆州至今难下矣。”

    但孙皎之言,并非全然白说。从古至今,功高震主之人何曾少见?若吕蒙居功而贪,其祸亦不可小视!由是,孙权神色愈加凝重。

    次日,吕蒙带着六个将校,进了孙权大堂。将校们人人手中抱着一摞帐册。吕蒙一见孙权,便开了口。

    “吴侯,此六人,各管银粮发放。一人造册,一人发放,一人监察。”

    吕蒙说完,又对六位将校说。

    “将帐册呈给吴侯。”

    六位将校将帐册放到书案上。

    孙权有些过意不去,忙说。

    “吕爱卿,你这是……”

    吕蒙神色庄重坦然,开口说道。

    “吴侯,银、粮,皆为大事,不可不清!”

    吕蒙说完,打开一本帐册,呈给孙权,又说。

    “吴侯,此为颁银帐册。共计颁银五万三千八百两。领银人均记姓名,且有画押。颁银人、造册人、监察人,亦均记姓名,且有画押。”

    孙权看着吕蒙,并没看帐册。

    吕蒙又打开一本帐册,呈给孙权。

    孙权赶紧放下手中帐册接过。

    “此为放粮帐册。共计放粮三十六万九千五百四十七石八斗。领粮人均记姓名、住址,且有画押。放粮人、造册人、监察人,亦均记姓名,且有画押。”

    孙权此时神色尴尬,看着吕蒙,不知如何说好。

    吕蒙没管孙权的尴尬,又说。

    “吴侯,此六位银粮发放、造册、监察人员,今留此处,供吴侯随时问询。臣告退!”

    吕蒙说完,便退向门外。

    孙权神情复杂,抬起手,想说甚么,却没说出来。

    孙权完全弄清了银粮发放情况,便召来孙皎,正言告之曰。

    “吕蒙所发银粮,笔笔清楚,分毫不差。汝可放心啦?”

    孙皎听了,立在堂中,低头不语。

    孙权见孙皎并无认错之意,神色愈加不快,语带责意。

    “吕蒙银粮发放,笔笔清楚,孤已相告,你为何还不去?”

    孙权看着孙皎,面带愠色。

    孙皎见了,这才连忙告辞。

    “是!臣弟告辞!”

    孙权看着孙皎背影,心中暗自思忖道。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幸,未遣他与吕蒙一同领兵。”

    取了荆州的兴奋一过,孙权反而忧虑起来。此时,他正聚文武于堂中,计议预防关羽之事。

    “众卿,孤今取荆州,关羽必来报复,我将如何?”

    众人听了,无人答话,而是将目光一齐投向吕蒙。

    吕蒙见了,只好开了口。

    “吴侯,关羽勇猛,必先瓦解其军,才有胜算。今我拟用荆州兵家人,劝其子弟来归,使关羽之军不攻自溃。请吴侯裁夺。”

    孙权还没开口,孙皎便先开了口,语带讥讽道。

    “吕大都督,您已给荆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