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该?女儿行前,一再嘱我,她十分想去成都见伯父,却万分舍不得你。”
英娘说到女儿,关羽顿露深爱之情,立即说。
“女儿如何说?”
“行前,女儿夜夜梦见你,常常高兴地喊出声。她爱你,她想你,如此幼小,便知道担心你。如此可爱的女儿,你能忍心轻己之身而令她……而令她……”
英娘没再说下去,却暗自垂起泪来。
关羽见了,十分感动。他站起身,将英娘拥入怀中。
“今吕蒙病倒,暂无后顾之忧,且樊城已唾手可得。待我取了樊城,便安心静养,好么?”
关羽满含深情,语气温柔,前所未见。
英娘听了,却语意坚决。
“不!神医嘱你先静养百日,不养必有大患!你岂可不听神医之嘱?”
“我并非不知不养之患。只是今不取樊城,日后不知将多费多少力,多死多少人!将士难道无家小?无亲人?多死多少人,便有多少家小无依?多少亲人悲痛?你想过么?”
关羽说得语重心长。
英娘听了,犹豫了。
关羽见英娘犹豫,又开了口。
“妹妹,我答应你,我坐镇指挥,由平儿率军攻打;取了樊城,便安心静养,好么?”
英娘听了,仍犹豫着说。
“将军一定要先取樊城么?”
关羽听了,点了点头。
“此乃兄长之令。若取不得樊城,我如何面对兄长?再说,今东吴吕蒙病倒,后顾无忧,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英娘听了,仍担心关羽,不肯轻口。
“待将军伤愈,与伯父合兵,再取岂不更好?”
“今日便取,唾手可得。他日再取,将死伤无数。何者为好?”
英娘听了,又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
“那,你只坐镇指挥,由平儿率军攻打;取了樊城,便安心静养,是吗?”
“是。”
关羽听了,郑重地点了点头。
英娘见了,虽仍现忧色,却不作声了。
2
关羽执意要先取樊城,便立即调度起了兵马。
“关平!”
“在!”
“令汝率本部人马,往驻偃城!”
“是!”
“廖化!”
“在!”
“令汝率本部人马,往驻四冢寨!”
“是!”
“你二路人马,接我之令,便与我三面夹击,合力攻打樊城!”
“是!”
吕蒙独自在帐中。他神色如常,心情平静。
这时,表侄进帐来报。
“表叔,吴侯遣少年陆逊,来营探病。”
吕蒙一听,立即说。
“快快请进!”
陆逊进了帐。
吕蒙迎着,神色如常。
陆逊见吕蒙并无病色,暗暗一笑道。
“在下奉吴侯之命,敬探子明贵恙。将军尚安好否?”
吕蒙见问,连忙顿首道。
“贱躯偶染小病,何劳探问?请伯言代谢吴侯!”
二人入座,表侄献茶毕,陆逊又开了口。
“子明,在下有一事不明,敢烦释疑?”
吕蒙不知陆逊欲问何事,连忙开了口。
“何事?”
陆逊面含微笑,此时紧盯着吕蒙,问道。
“吴侯以重任付公,公不乘时而动,何也?”
陆逊问罢,仍含笑注视着吕蒙。
吕蒙看了看陆逊,欲言又止;他又看了看陆逊,又欲言又止。如此良久,未发一语。
陆逊见了,笑了笑说。
“在下备有小方,可治将军之病,不知将军用否?”
吕蒙听了,立即挥手,示意左右退下。
左右见了,纷纷退下。
左右退去后,吕蒙起身一揖说。
“愿闻伯言良方。”
陆逊见了,含笑望着吕蒙说。
“将军请坐!子明病因,可是荆州有备,沿江有烽火台?”
吕蒙闻言,大惊道。
“正是!”
陆逊听了,淡淡一笑道。
“将军诈病,可是意在惑关羽?”
吕蒙闻言更惊,连忙说。
“正是!”
吕蒙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少年,竟能洞穿自己肺腑!连忙问。
“知我此计者,朝中可有他人?”
陆逊听了,仍笑着,摇了摇头。
吕蒙见了,心下稍安,才说道。
“伯言既知我意,可有良策赐我?”
陆逊听了,笑着开了口。
“在下有一计,可令沿江守卫,不能举火;荆州之兵,束手归降。子明可愿予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