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刘备还是算错了至少有一件事真的就需要他才能决定因为陆羽想决定却由不得他旁人却不敢替他作决定……结果只好等刘备回去。
三日後在管亥和二十名精选铁卫以及百余化装成各种身份的侍卫从旁保护下刘备带著二位夫人展开了辖地的微服出巡。的确如陆羽所说此行刘备感到收获极大特别是结交到许多民间好友几乎都很乐意提供给他各种宝贵意见也把官吏的好坏和一般百姓的想法以畅通的管道让他尽快的明瞭。
日後刘备登基即留下一道诏令:後代凡为帝者皆须勤於微服私访结交民间友人听取基层心声。
蜀汉帝国建立後能有垂三百年之盛世实有赖於此一措施;而帝国的崩解也是由於最後几代皇帝没有遵守这道诏令耻於下交下问不知民生疾苦之故。
到了广汉郡刘备询问了当地百姓的看法方知张肃的确是贪污不法;其弟张松虽有告诫却屡劝不听张松又於心不忍才会有眼下的局面。刘备又虚心请益大部分被问到的百姓(本书转载)都对贪官之行恨得咬牙切齿应予严惩不贷对包庇的张松也该连坐;但有少数较理性的百姓认为张松还算是不错的官员何况友爱兄长不忍加刑乃人伦之常只要申诫一番即可。
此时陆羽梢来一封信说虽然按法张松有罪但法律须不外乎人情何况伦理实为大义;刘备既身为长可酌予法外施恩以昭恩威云云。当然最重要的陆羽也题到法令条文须明确合理尽可能避免形而上的争论和藉口宽严皆须合乎人性;特别是所谓的“大不敬”和残忍的“族连坐”实在应当废除。这一点刘备在巡视回去後经过与陆羽再三讨论终於同意了。日後改朝换代刑法制度又恢复了前朝的严酷直到一千五百年後封建制度从历史舞台消失法律才逐渐的考虑到人性层面。对此後世的历史学者无不称赞蜀汉帝国的文明进步而归功於真正的推手-陆羽。
关於张肃和张松刘备考虑良久终於下令:张肃贪污在先又不服劝谏在後故革去官职收押按律问罪;不法所得於追讨後归还如无可还则充公。
张松虽爱兄却使百姓受苦於法虽不容於情尚可悯由刘备出面作保原职戴罪立功另罚俸三年充当广汉建设之用。至於张肃家人交由张松严加管教;若有不服管教再行犯事者严惩不贷。
广汉太守一职在当地百姓的推举下刘备决定征召由襄阳避难而来的罗蒙接任。当陆羽看到刘备的手令觉得名字很熟悉於是找蒋琬来问个详细最後终於想起他就是罗宪的父亲。於是派快马送去任职令又嘱罗蒙将儿子送至长安武院就读。
由於张肃事件刘备在返长安後与三大军师讨论决定日後凡有亲戚同为官吏者除了尽量避免在本乡外还得互不统辖至少每三年稽核一次後调迁。除非本身意愿加上当地耆老贤达组成的“民众会”上书申请才有连任的可能但以一任为限。这使帝国的治理逐渐从人治向法治的方向倾斜过去从而稳定了民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