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 主动出击(2 / 3)  明末之血色华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若是你们做工匠的能赚大钱,就算朝廷规定你们地位最低,也挡不住人们蜂拥而至去做工匠,做这行的人多了,这地位还不就会慢慢改变。”

    “历朝历代,哪一朝没规定‘士农工商’的等级次序,商人可是排在最末的,可商人有钱啊,有钱之后地位哪点低了?”

    “就说我国朝吧,太祖皇帝对商人可是深恶痛绝的,穿什么衣裳、住什么房子、怎么出行,这些都是有严格限制的,比如商人外出连绸纱都不准穿。”

    “可年日一久,谁还真在乎这些规定,现在见了那些有钱的富商,谁不尊称一声员外,富商们又有哪个不花钱为家中子孙捐个贡生监生的。”

    “没钱的‘农’和‘工’,这地位又哪里真高过‘商’了?这一切之根本皆在一个‘利’字啊!”

    “现在本官给你们发工钱,你们靠手艺就能吃饱穿暖,养活一家人,世人谁人不逐利,知道做工可以赚钱,自然多得是人愿意来这学手艺了。”

    魏老拐心悦诚服,“还是县尊老爷说得好,说得在理,老拐我一定会说服其他人,这一点我代他们答应了。”

    “这第二嘛,”李致远伸出两根手指,“是本官对你们工作的一点建议,或许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尽量保证火器质量。”

    见魏老拐和毕安民都是一脸好奇,李致远继续道:“就是标准化和统一化。”

    李致远见二人一脸莫名其妙,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希望你们制造火铳前,能先制定一个标准的工艺流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每一步的具体步骤都先确定好。”

    “另外火铳各个零部件的尺寸大小,都先制定一个精确统一的标准,之后的火铳都按照标准来制造。”

    “比如枪管、火药池、枪机、准星、枪柄等等这些部位,各有多长多大,希望你们能先制定确切的标准,精确到尺寸毫厘。”

    “这样,本官建议你们可以先制成一杆质量完美的鸟铳,并将其制作流程以及所有部件的尺寸大小全部记录下来,尽量精确,然后以此为标准,以后所有的鸟铳全部以此为参照。”

    “这就是标准化和统一化,本官一说,你们肯定就明白了这样做的好处,之前你们都是各做各的,全凭自身的经验和手感,这样得到的成品就是尺寸参差不齐,要是损坏了更换零件也很不方便。”

    这其实就是现代工业化的一些经验,李致远也就知道个皮毛,见二人一脸佩服,他不禁有些自得,站在现代工业化之后的大厦之上,低头再看古代,简直就是一览众山小,优势太大了。

    “本官也就是启发你们一下,具体怎么做,还要等安民和你们工匠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毕安民兴奋道:“李大哥,你这简直就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这些思路很好,要是这么干,不仅效率会大大提高,火铳质量也会好得多。”

    李致远呵呵笑道:“我这也就是抛砖引玉,工艺上的事我是一窍不通的,具体怎么制定标准还得靠你。”

    见毕安民似乎等不及,恨不得立刻开始大干一场,李致远道:“安民,造火器的事我就全部交给你了,不过你也不必急于一时,磨刀不误砍柴工,等今天他们都安置好后,你们再一起商量着办。”

    “魏师傅,造火铳的事就交给你们了,那些有毛病的火铳还是得尽快修复改造。”

    “是,老爷尽管放心,这事就包在我们身上了!”

    反正短时间内是别指望火器能派上用场了,所以造火器的事,李致远暂时打算做甩手掌柜,他则是继续练兵。

    光是训练还不行,还得拉到战场上去打几场沾沾血才行,没真刀真枪打过仗杀过人,哪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军队。

    在婺源及周边几县多的是占山为王的山贼土匪,剿匪就当是提前练手了,另外还可以打响名声、稳定地方,顺便还可以从乡绅富商那坑些钱来花花,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七日后,即崇祯十六年九月廿八日,婺源知县李致远以与汪家勾结之土匪还未彻底剿灭为由,为免土匪日后报复,祸及婺源百姓,他提出要主动出击,彻底肃清婺源县境内之匪寇。

    当然剿匪这事肯定是少不得婺源的乡绅富商的,既然这些土匪之前与汪家勾结,汪家又是被官府和婺源乡绅富商联合绞杀的,现在去打和汪家一伙的土匪怎么能少了他们。

    所以李致远以官府的名义,号召婺源几大家族一同出击,清除大家共同的敌人。

    接到官府传来的帖子,几大家族不敢怠慢,纷纷赶来县衙面见李致远。

    之前打汪家,杀了汪家全族,这事办起来还是很简单的,而且有利可图,他们自然乐于参与。

    可让他们去打土匪,得不到好处不说,还得和土匪玩命,不知道得死多少人,家里那些家丁、护院哪个敢去啊?所以这些族长、员外都是来向李致远诉苦的。

    “县尊,真不是我们不和官府一条心,实在是家里人丁单薄,自保尚且不足,不敢和土匪硬拼啊!”

    李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