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物当中的旧物,一件没丢。
终于来了第二拨人。
桓云沉声道:“劝你别再往上走了,便是金丹地仙的兵家修士,都受不住那一缕巡狩四方的剑气。”
随后老供奉便察觉到头顶上方,
最后连方寸物都没有放过,与咫尺物一起装了三十多块青砖。
老真人桓云,其实资质极好,只是北俱芦洲大渎沿途的所有山头地仙,都觉得他桓云在符箓一途,前程远大,与自身大道契合,才有如今的风光,其实桓云心知肚明,这叫做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曾有高人明言,他桓云若是早早进入宗字头仙家,然后别学那花里花俏的鬼画符玩意儿,早就是一位有望跻身上五境的元婴修士了。
一来抬头一看,好似道观废墟被自己挪了一个位置,从原先遗址搬去了白玉广场上。
一片片流光溢彩的琉璃瓦,被率先收入咫尺物当中,与此同时,不断出手轻轻将道观废墟杂物丢到广场之上,仔细拣选那些神像碎木,一边寻找碎木,一边装载琉璃瓦。相传白帝城那座琉璃阁,有秘制碧瓦琉璃,层层叠叠铺盖在屋脊之上,有那“琉璃阁上瓦万片,映彻云海如碧波”的美誉。
狄元封轻声问道:“孙道人,可在你们道门神像挂像册子上,见过此人?”
不过孙道人那串宝塔铃无缘无故的粉碎炸裂,很奇怪。
这位老供奉只希望此地的旧主人,只是一位籍籍无名的地仙,境界千万莫要再高了。
陈平安收拢了所有神像碎木之后,还装了一百二十片琉璃瓦,心思就有些古怪起来。
只是相较于这座洞府的处处古怪,好像又见怪不怪了。
所以接下来,便是一场山水游历了。
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陈平安站在台阶之巅,举目望去。
例如那些过于沉重、且占地盘的碧绿琉璃瓦,还有那些凝聚了浓郁水运的青砖。
山巅那座道观,供奉着一尊中年道人的坐姿神像,目视前方,双手摊掌叠放在身前。
谁都知道那只光可鉴人的小香炉,绝对是一件道门重器,但是谁都没有去触碰。
孙道人哀嚎不已,“惨也惨也!定是咱们的大不敬之举,惹恼了这位道门神仙老爷。”
一旦是上五境修士坐镇的山头遗址,想也不用想了,极有可能就是福祸相依,大福缘之后便是大祸临门。
桓云叹了口气,“生死不定,大道无常。”
竟是那串宝塔铃直接炸开了。
黄师猜测神像当中藏有玄机,便干脆骤然一拳打碎了整座神像,只是毫无所得。
孙道人觉得这位道友真是痴心妄想,难不成还希冀着神像道人还有残留元神,就因为你点燃三炷香,便有机缘降临?
于是陈平安又往包裹里塞了两块青砖。
陈平安记起一部道家典籍上的四个字。
陈平安挖取青砖,都是整齐一排下手,没有东一块西一块,又抹掉了地面上的挖掘痕迹。
黄师与狄元封对视一眼,没有任何犹豫,下山去其它建筑分头寻宝。
而是咫尺物当中,摆放着一些半点不值钱的老物件。
是那个北亭国小侯爷詹晴,与芙蕖国人氏的水龙宗嫡传女修白璧。
相比第一拨人的鬼鬼祟祟,这伙人可就要大摇大摆许多。
陈平安这就没辙了。
有句话他没敢说出口,眼前这位道人,相貌平平,整座神像给人的感觉,无非就是平淡无奇,甚至不如洞室那四尊天王神像给人带来的震撼之感。
若是再偶有所得,是更好,再无半点收获,也不差。
岁月悠悠。
陈平安仰起头,伸手摸了摸下巴胡茬,站起身,又尽量多搬了些青砖琉璃瓦。
事实上更是想要通过黑袍老者冒冒失失的烧香此举,来判断那只小香炉,会不会因此触发机关,多出一桩机缘,或是触发机关,惹来杀身之祸。
————
陈平安绕过白玉广场上堆积成山的道观废墟,陈平安先前的翻翻捡捡,心细如发,手法巧妙,不会错过什么。
在道
观废墟之中,陈平安的取物动作,不急不缓。
那件用来探路的灵器四处飞掠,并无任何阻滞。
等到燃烧殆尽之后,轻轻吹了一口气,将些许灰烬吹散。
真要错过了,更无需多想。
所以对于得失二字,桓云感触极深。
这位云上城龙门境震惊道:“难道这座遗址还有剑仙坐镇?!”
道家修行,自误最误人,如此才有了三教百家当中,最难逾越的那道叩心关。
已经悄悄绕行青山一圈的桓云摇摇头,“都死绝了,并无活人,也无鬼物。就剩下这道剑气继续存在于这方小天地。”
陈平安觉得就凭这番话,就该让孙道友少去一个意外。
陈平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