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217章 年轻的杨再兴(3 / 3)  侠行水浒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心练武读书,忙于参加科考,不怎么管教几个孩子,这才让他变得顽劣,后来我登榜进士,来这婺源县做了县尉,却由于初来乍到,不熟悉事务,所以也没能看着他,从而让他结识了许多酒肉朋友,整日在外厮混,越来越放肆了!”

    “亲娘?这杨再兴……”赵不凡略感疑惑。

    杨邦乂瞬间反应过来,笑着摇头:“噢,大人恐怕误会了,下官共有五子,分别是正妻和妾室所生,彼此年龄相差都不大,唯有长子杨振文要大些,再兴就是我爱妾所生,可惜她染了恶疾,走得早。我夫人与爱妾早年感情很深,所以在我爱妾死后,我夫人对再兴这个幼子就是百般宠爱!”

    旁边的折月芝听得咋舌:“杨县尉,你年纪看上去不大,竟然有五个儿子,可真是有福气!”

    杨邦乂顿时笑出声来:“我在有了长子振文过后,一直就想有个女儿,可这也真是怪了,越想要,越得不到,我父亲早年就想要生子,可连生三个都是女儿,唯有我一个独子,直到他在西疆阵亡之前,都还想再要个儿子,可惜就是没有,而我想要个女儿,却是求之而不得!”

    “令尊也是为国捐躯?”赵不凡惊讶道。

    杨邦乂感慨地点点头:“是啊,我祖父战死北疆,我父亲战死西疆,都是死在战场上,我父亲最后一次出征前曾叮嘱我母亲,让我不仅要学武,还要学文,要考功名,所以我母亲才逼着我读书。我母亲贤良淑德,一生只逼我做过两件事,一件是让我在十五岁就成婚生子,另一件就是让我读书!”

    “十五岁就生子?”折月芝有些惊讶。

    大宋律例规定的是男子十六岁以上方可成婚,尽管为了增加人口数量,这条律例形同与无,可大众普遍都不会低于这个年龄婚嫁,甚至二十多岁婚嫁的人居多,这也跟大宋的经济极度繁荣有关。

    杨邦乂自然也知道他十五岁就成婚生子显得有些早,略带尴尬地说:“下官原本想的是等着考上功名以后再成婚,可因为我是独子,母亲害怕杨家后继无人,所以强迫我十五岁就娶妻生子,还给我纳了妾,直至好几年后,幼子再兴满了周岁,我这才重拾诗书,远赴京城进入太学,直到政和五年登榜进士!”

    “政和五年?”赵不凡略感惊讶,忍不住问说:“那你可认识秦桧,何铸与何栗三人?”

    “秦桧、何铸与我是同榜进士,何栗是当科状元,我们算是同窗,他们三人的文采学识都在我之上,我们那一届出了很多惊才艳艳之辈,还是蔡太师亲自担任主考……”

    杨邦乂说到这里,堂厅的大门突然被人踹开,杨再兴猛地冲了进来,指着赵不凡道:“你们以多欺少,算什么英雄,要比就单独来比一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