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9章 五行山下(1 / 2)  玄武战尊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然而要凝练城一轮清圣菩提佛光,还是差了一些。

    不过也是十分可怕的了。

    一般高僧修行一世,或者累世修行,积累功德,才有这般佛性,若是凝练出一颗佛光舍

    利子,那边是一步脱,肉身证就阿罗汉果位!

    在佛家修行之中,舍利子是很重要的一个境界,唯有将自身的精神意念纯化到极致,

    佛理佛法大成,心念纯净臻至巅峰,才能够凝结出来。

    修成舍利子,代表着人世间佛法修行已经是近乎极限!

    秦风身为仙道境界巅峰的道君,境界已经足够,若是他想要,不仅可以一步登凝练出

    罗汉舍利,乃至于金身舍利,菩萨舍利或都可以一蹴而就。

    不过在他看来,这真是浪费了他一身纯正至极的佛性。

    秦风有着更大的野心,就算入了佛门,他一定要成佛。在适当的时机,甚至可以借此一窥

    三生真谛。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他手中并没有完善的佛法秘典。

    这需要时间,主神空间也需要时间来推演。

    实际上,秦风另外还有一个估计,佛门也有乘佛教,大乘佛教的分别。

    如今佛法尚未东创,大唐国度之中,虽然佛门兴盛,可大都是乘佛教的门徒。

    众所周知,乘佛教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是罗汉境界。

    罗汉,是“阿罗汉”的略称。也译作“阿罗诃”。

    这是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然而这只是佛门西土雷音寺诸佛的第一个境界。

    达到这一果位者,消除了一切烦恼,受人的供养,永远进入涅槃,再也不受生死轮回

    之苦。

    然而到了大乘佛教那里,诸佛认为不能以自身涅槃解脱为限,而应该以解脱众生为任!

    自成大乘经义诞生,并且随着兴盛,诸菩萨,诸佛诞生之后,阿罗汉就逐渐演变成了佛灭

    之后不入浬槃而住世护法弘法的角色。

    比较有名的是十八罗汉。

    不过这十八罗汉,在西方十方亿万恒沙世界中的诸佛面前,位子也不是很高。

    秦风要想成佛,自然要修大乘法。

    至于大乘与乘的具体区别,秦风隐约向三藏法师请教过。

    菩提心为大乘佛法的命根子,犹如阿底峡尊者所云:佛道外道分以皈依,大乘乘别以

    心。

    除了菩提心之外,无有其他理由分清楚大乘和乘。

    无论是什么人,什么时候能生起自内心的为了一切众生而成就佛果之心,从此以后可称

    为大乘者,已经开始了修菩萨之道,月称菩萨过:慈悲心与无二心,菩提心为菩萨因。

    因此可见能生起抽象性地了解诸法无二空性之见,对一切众生生起强烈的慈悲之心和无

    虚的菩提心之时,已登资粮道之果位。

    若没有生起如此之心,再有深高的见解和奇妙的行为都不可谓菩萨。

    没有菩提心,不可能修行金刚乘,更不用谈大手印和大圆满。

    总结起来,大乘和乘的区别,已经明确,乘只能度己,或者一部分人。

    而大乘则是渡众生。

    至于如何渡众生,如何成就大乘经义之上的最高果位,这也是唐僧西行最终的目的。

    虽然无法一步得证大乘果位。

    不过,根据那位穿越者,乃至东岳帝君对于佛门的一些了解,秦风还是总结出了一部分

    大致粗略的大乘佛教的修炼法门。

    如今正在主神空间推演之中。

    当然,秦风并没有忘记自己了解佛法最初的目的,随着诸多佛理的渐入精神,对于佛理佛

    法之中的三生理念,他日渐触及,他有一种感觉,用不了多久,哪一种朦胧的感觉将会被彻

    底撕破。

    过去之身的斩杀,将水到渠成。

    诸多的念头在脑海之中碰撞,就在此时耳畔传来一个声音。

    “两位大师,五行山到了!”

    一个略带沉重的声音传来。

    秦风睁开双眸,目光望去,那是一个挑着行李担子的大汉,他头上戴一顶艾叶花斑豹皮

    帽,身上穿一领羊绒织锦叵罗衣,腰间束一条狮蛮带,脚下躧一对麂皮靴。

    环眼圆睛如吊客,黑须虬扎。

    这是双叉岭之上的一个“猎户”,当然,他自称是猎户,名唤刘伯钦,听闻三藏法师西

    行取经,普度众生,是以自愿跟随。

    在见到刘伯钦之后,秦风就知道此人是巫族之人,此人身上神力滔,煞意惊人,那一股

    子巫族的气息虽然掩饰的很好,可终究逃不过唐僧,秦风两人的目光。

    不过两人倒没有拒绝这位刘猎户加入取经队伍之中。

    原因起来很简单。

    秦风不想挑担子。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