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了。唉。。”
梦由心生。苏伦陷入困境与他大有关系。难怪他寝食难安。
“风先生。我总觉得。传家宝是跟苏伦小姐要去的地方息息相关的。您一直都沒过目。是太忙了还是觉得它不重要。”他说到了正題。眼角眉梢带出了一丝焦灼。
我皱了皱眉:“传家宝。是油纸包里的那本书。”
当时从李尊耳手里取过來。随手交给了飞鹰。我的确沒太在乎。
“是是。就是它。”李康暗黄的脸上升起了激动的红晕。佝偻的背也用力挺直。
“苏伦小姐看过那本书。”我觉得抓到了一点线索。
李康眨了眨眼。捏了捏自己的鼻子。困惑地问:“苏伦小姐经常打越洋电话给您。难道沒提到我们李家的世代传家之宝吗。”
他跟苏伦在一起合作的时间最长。肯定不止一次地听到苏伦打电话的声音。我跟关宝铃从玻璃盒子里逃脱之后。跟苏伦之间的沟通便一直有轻微的隔阂。席勒、关宝铃两个。成了阻碍我们交流的两座大山。到了最后。我们很少谈及自己手边的事。只是泛泛地在电话里问候而已。
看到我又一次摇头。李康激动地用力一拍脑门。发出“啪”的一声:“风先生。您太应该看看那本书了。那是一本我们的老祖宗从秦始皇时候传下來的书。上面记载了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我曾给好多人看过。有个纽约來的美国考古学家。愿意出五千人民币买下它。但我沒舍得卖掉。”
我取了一瓶矿泉水给他。期待他说出更能让人精神一振的情节。
值五千人民币的古书。满咸阳城遍地都是。沒什么稀奇的。更不值得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当绝世宝贝一样。
“风先生。我更正一点。书的内容是秦朝传下來的。原來画在一块破布上。到了唐宋年间。为了更妥善地保存下來。某一代祖先就在纸上照抄了一遍。所以变成了纸书。当然。以目前大陆的古董行市。就算是宋朝年间的书册。也是价值不菲。对不对。”
他说得沒错。品相稍微好一点的南北两宋时期的孤本册子。能卖到一万人民币上下。
“那本书。我已经向令尊买下了。它的价值问題似乎已经沒有讨论的必要。。说说它的内容吧。”
书在飞鹰手里。小关出事后。他的心情肯定不会好。我不想这时候去打扰他。
外面。尼泊尔來的雇佣兵们正在洗漱、吃早餐。我听见卫叔在用英语安排今天的工作任务。其中也包括了全力搜索失踪的四名同伴。
“风先生。那本书。不。确切说。那是一本连环画册。我跟父亲、爷爷曾做过无数次猜测。大概当时传下这本书的老祖宗并不识字。但精于绘画。所以才会用图画代替文字。记录下了这个故事。一开始。是一队在山林里行进的大军。保卫着一辆看上去非常华丽的马车。马车是带着密封的车厢的。有个人正从侧面的车窗里露出头來。观察前面的情况。”
我点点头。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普通百姓读书识字的非常少。只有贵族士大夫才有机会接触到文字性的东西。所以李家的老祖宗以图代字。非常聪明。最起码无论贫富贵贱。人人拿到这本书。都能看懂。
“风先生。我得提前说明。老祖宗的每一张画都有一个让人惊骇的地方。能令任何人看了都会‘吓一跳’。。”
我摆摆手:“李康。我沒有那么胆小。尽管说好了。难道车厢里露出的人头有什么奇怪之处。”
人的想象力很重要。我一边听他的叙述。一边在脑子里勾勒出了那幅画面:迤逦前进的队伍中。画者的笔墨必定有所着重。也就是他最注意的特写部分。独一无二的马车已经很引人注目了。毕竟只有极其尊贵的人物才有乘车的特权。当车厢里的人探头出來时。正常情况下。外面的任何人都会抬头看上一眼。
李康愣了一下:“您怎么会猜到。”看他的样子。并不相信我之前沒看过那本书。
我不理睬他的疑惑。只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时间非常宝贵。我希望尽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画面上。那个人的五官相貌非常真实。但他的眼睛却是方形的。。”
李康眼巴巴地瞪着我。或许是渴望看到我惊骇的表情。
我微微一笑:“方形的双眼。并不出奇。早在大陆的三星堆遗址考古挖掘中。古代蜀国人留下了古怪的纵目面具。可见。当时世间竟有纵目人存在。岂不比方形眼睛更是骇人听闻。抓紧时间说说书中与咱们的探险有关的资料。难道那支大军前进的方向。会是咱们脚下这条路。”
中国古代的绘图技法“重神而不重形”。人物五官、四肢动作、身材比例有很多失真之处。翻阅古籍的插图。就能很清楚地明了这一点。
李康沒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显得有点沮丧:“从画面上沒法确定大军走的是哪条路。下一张画。所有人站在断崖边。对面有一栋圆形石屋。门口也是圆形的。”
这一点。跟蒋光描述的相同。可想而知。蒋家兄弟所谓的“阿房宫探险”不过是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