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零一章 东非之张勋的野望1(2 / 2)  中华之帝国崛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历史的车轮下都不过是一个个小块垒而已,承载着有限的贡献,要想阻挡前进的步伐,也是螳臂挡车,高估了个人的能量。

    作为一个江西人,张勋之死也结束了江西旧官僚们许多不切实际的梦想。张勋复辟队伍中有一部分江西骨**分子,如刘廷琛、万绳栻、叶椿泰、魏元旷、李其光等。胡思敬在《国闻备乘》中曾经抱怨江西人在陈孚恩(肃顺死党、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之后,再也没有出现重要的****人物,因而极力鼓吹张勋复辟,并且再三向辫帅推荐刘廷琛、魏元旷等参与机密。胡思敬与刘廷琛不仅在晚清同为京官的乡谊旧好,而且还是儿女亲家,他在辫帅死前一年先去世,辫帅送了一幅挽联给这位乡邑旧交:“忆见交在徐兖之间,伤哉十年真长别;虽一去为朝野所惜,自足千秋有立言。”假如胡思敬死在辫帅之后,他的悼亡诗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悲哀呢?李其光致信辫帅重复胡在《国闻备乘》中的观点,认为“清待赣人薄,赣人报独厚”,张勋不以为然,反而回信责其“山林载笔宜慎”,并“以复辟之役,力薄任重,引咎自责”。杨增荦也是晚清一位京官下僚,清亡后回到老家江西新建赋闲,张勋之死,他送的挽诗也表达?*饕爬厦堑哪谛墓裁骸拔岣咏谝灏睿辔氖俊V钡接忻骷荆■∷盗趵睢H绻昔胫兀址嵌取薄4颖本┬涿磐饨骰峁莘⑵鸬母幢伲⒚挥懈鞴倭畔低炒丛煲桓鼍嬖耸爬厦亲詈笠幌呦M惨虼硕泼稹A跬㈣⒁洞惶┛退**纾蛏颉安文背ぁ币恢弊匪驿咭歉幢倌媪鞯蕉苯⑽薄奥薜酃保嘁爬系脑蚴钦莘搅郑怯且灾铡?br/>

    张勋之死,使不同身份的人们**会到自己不同的人生境况,顾影自怜,难免要借题发挥一通,形成一**与当时社会主流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意识。说它是复辟逆流,显然有**呵之嫌,“擎天柱”辫帅之死已将遗老遗少们内心仅存的一线希望都彻底破灭,只有郑孝胥那一小撮没有赶上丁巳复辟头筹的遗老,还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更多的人们也许从愚忠愚孝的辫帅身上看到了一种文化传统的终结。早在辛亥起义时,阎锡山为殉清的山西巡抚陆钟奇父子厚葬,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确以为事是事,人是人,****是历史,忠贞是人格。陆抚之坚贞,谭协统(镇德)之忠勇,亮臣公子之勇毅,均足为我们敬佩。吾人不能以****的事业,抹杀他们的人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