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却容纳了进步教师,任中共党员肖克勤开办的上海夜校的教务主任等;一九四七年蒋介石的军务局长俞济时给黄来信和电话,要求将肖克勤等四位教师押送南京,并谓“吴国桢市长和宣铁吾司令已报告蒋介石”。黄则赠送旅费,请肖克勤离较暂避。对进步教师陈逵等三人,则调整教课而已。
一九四八年秋,黄被迫辞去上海中正学校校长职返湘,任中央军校毕业生调查处湖南分处主任。
一九四九年初,黄的秘书吴少岳自上海来电,约黄到沪,与中共地下党负责人吴克坚见面。三四月间,黄雍、陈逵等组织湖南在乡军官自救会,陈明仁任主委,黄副之,为促成湖南和平解放而工作。四月,建立与中共中央直接联系的电台;白崇禧在长沙实行白色恐怖的一段日子里,黄为保护这一电台颇费周章。黄这次在湖南的工作,后来受到周恩来的当面嘉许和吴克坚的来函称道。
解放后,黄历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民革候补中央委员。
“特殊时期”中受迫害,一九七零年二月八日逝世,终年七十岁;一九八零年政协全国委员会为黄雍举行了追悼会,为其平反昭雪。
黄雍,字剑秋,湖南平江人,早年曾当过学徒,警察。一九一八年因参加反军阀赵恒惕的革命运动而被通缉,出走广州。经张辉瓒介绍任湘军总部参议。一九二二年冬,入程潜主持的陆军讲武学校,与袁策夷(仲贤)、黄锦辉等二十四个代表一起向校方抗争,要求并入即将开办的黄埔军校。
一九二四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参加国民党。黄埔毕业后,与袁策夷一起前往东苑和宝安做农运工作。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广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五期军事总教练。
省港大罢工爆发后,任省港罢工纠察委员会委员、第五大队队长、军务处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留穗负责人、财政部长宋子文偕苏联总顾问鲍罗廷来省港罢工委员会东园会址亲自检阅,誉“工人纠察队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为国民革命军之楷模”。随即经苏兆徴和周恩来同意,宋子文聘黄雍兼任财政部缉私卫商检查总队少将总队长、检查总所所长,以实现摆脱不平等条约对新生革命政权的束缚,排除港英和澳葡对新生革命政权的阻扰与扼杀,独立检查外国商船并通关,达到收回海关自主权之目。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底兼任黄埔同学会驻粤办事处主任,延揽了一批共产党员参与会务,使黄埔同学会驻粤办事处成为共产党主导的机构。“四一二”政变时是首先被蒋介石清洗的单位之一,成立以贾伯涛、黄珍吾、李安定、林桓、周复为常委的特别委员会,并于四月十九日在《广州民国日报》刊登“驻粤黄埔同学会特别委员会启事”称:“黄埔同学会驻粤办事处,前因反动分子把持会务,经于四月十四日我政府将反动分子一概肃清。”
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后,任东江特派员,东江革命委员会主席,组织海陆丰武装暴,占领海陆丰,受命改编、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期间东江革命委员会所在地中洞和朝面山变成了东江革命的心脏,是名符其实的“东江红都”,率先在中国进行了“农工武装割据”的伟大尝试。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九日、十日两天,在东江革委会所在地高潭召开区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苏维埃政府,大会还将高潭玗的新老街命名为“马克思街”和“列宁街”,黄雍作为东江革命委员会主席亲自主持了命名仪式。十一月十一日成千上万群众参加了在上玗埔召开的庆祝高潭区苏维埃成立大会,黄雍宣读了贺词,并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说。高潭区苏维埃是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是值得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九二八年春,任南方局琼崖特派员,中共琼崖特委常委,主持特委军事工作,先后组织武装暴动,占领榆林港和海滨县城陵水,以期接应苏联军火船,为李立三夺取全岛政权的指示做准备。接着反革命势力大举反扑,革命处于低潮,一九二八年底受琼崖党代表大会的委托回香港,反映会议“不能再继续搞全面武装暴动”的意见,与李立三及其“彻底革命”的理论发生激烈地冲突。因对李立三“左”倾路线不满,一九二九年北去上海,并受命准备去苏联学习。因上海组织被破坏,无法接头与中共失去联系。
在上海期间,黄雍由谭平山等联系加入邓演达所领导的第三党,并于一九三零年成立“黄埔革命同学会”,与余洒度、陈烈一起成为主要负责人,与陈烈共同负责组织和军事工作。一九三零年冬,北上平津,成立并领导“黄埔革命同学会”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一九三一年中,受命负责第三党在武汉的军事工作,以及中央区“黄埔革命学会”工作。与中共中央派到武汉策划两湖地区军事暴动的蔡升禧协同开展工作。一九三一年八月十七日午夜在武汉被捕,几经辗转解往南京,后脱党。
一九三一年冬入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结业后适逢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日强我弱,蒋介石的统治根基尚不稳,军内派系林立,他对敌我双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