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六章(5 / 6)  重生之黄埔卧底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二十一师。

    在民主联军撤围四平后,国民党军南北援兵与守军会合,得以在四平继续挣扎了八个多月,直到一九四八年三月,第七纵队再次参加四平战斗,以三个纵队的绝对优势兵力,攻击蒋军一个多师,仅一天一夜,即一举解放四平。在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第七纵队经过短期休整,于九月底向辽西地区tǐng进,担负破坏北宁铁路,并阻国民党新六军北返任务。当时国民党军在辽西地区有暂编第一七七师、暂编第五十七师、新编第二十二师,以及暂编第五十一师和第一八四师等部,分别驻守在法库、彰武、新立屯、阜新等地。为了到新民以西破路,并截击新六军北返,就要越过法库、彰武。是置法库、彰武之国民党军于不顾,绕道去执行破路和截击任务,还是扫除前进路上的障碍,消灭法库、彰武之国民党军呢?邓华想采取后一作战方案,但如果法库、彰武不能顺利拿下,就会耽误阻击新六军任务,犯一个不执行命令的大错误。当时就有人持异议,说:“上级并没有命令我们打法库、彰武呀!”邓华经过认真侦察,并仔细分析后,果断、坚定地命令:以一部分兵力前出北宁路执行破路任务,以纵队主力去歼灭法库、彰武之国民党军。其所部第二十一师远距离奔袭,一昼夜强行军9o公里,于十月一日拂晓前包围法库时,守军毫无察觉。第二十一师迅猛起攻击,全歼守军暂编第一七七师。此时,国民党军对人民解放军秋季攻势还未mo清,第七纵队亦未现新六军北返迹象。邓华旋又抓住有利战机,出敌不意,攻其无备,指挥所部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彰武,下新立屯,克阜新,直取新邱,攻占黑山,连战皆捷。十七天时间,接连拿下五城,歼国民党军三个师。第七纵队这次机动灵活执行命令,既打了没有命令的胜仗,又完成了破击任务,连受总部通令嘉奖。邓华事后总结这次战役时,幽默地称之为“顺手牵羊”。1947年12月至1948年4月,邓华因病在哈尔滨治疗、休养,病愈后重返七纵,指挥部队在四平一带进行新式整军及军事大练兵运动。

    海南岛与大6隔着琼州海峡,守军为海南岛防卫司令薛岳(号伯陵)所属五个军连同地方武装约十万余人,附有大xiao舰艇五十多艘,飞机三十多架,组成所谓6海空立体防御的“伯陵防线”,凭借海峡天险,妄图负隅顽抗。面对茫茫大海,解放军参战部队一无渡海作战经验,而且战士大部分是北方人,不识水xìng;二无机械化渡海工具;三无空军、海军支援。渡海作战与6地作战不同,6地作战搞不好,可以整顿部队重来,渡海作战搞不好,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邓华强调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指示,在com夏之jiao完成解放海南岛任务,同时,必须慎重从事,既要英勇果敢,又要稳扎稳打;必须实事求是,因时因地制宜采取得力措施,克服国民党军飞机军舰和茫茫大海的阻拦,与坚持海南斗争的琼崖纵队紧密配合,才有可能使部队顺利登6,胜利完成作战任务。在叶剑英的领导下,经过反复研究,兵团于二月初确定渡海作战方针为:积极偷渡,分批xiao渡,与最后主力强渡相结合。木帆船能不能同军舰作战,能不能把大军渡过海峡,这是当时许多人疑虑的问题。

    在海上练兵时,第四十三军一个副排长带领七个战士,乘xiao帆船与国民党军舰遭遇,他们在五六十米距离上一齐向军舰开火,打得军舰狼狈逃窜。第四十军一一九师在涠洲岛登6时,用炮船(用十轮卡车的动机改装的机帆船,装有战防炮等火炮)勇敢地上前与军舰炮战,击伤其“海硕”舰,国民党军亦仓皇逃窜。

    邓华在给各参战部队的电报指示中指出,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能勇敢bī近敌舰,敌人是不敢恋战的”,“必须教育全体指战员,坚决向敌舰展开斗争,只有勇敢地向敌舰进击,才能将敌舰威风打下去,才能缩xiao敌舰活动范围,争取我在海上的行动自由。”

    当时,邓华有一句为人普遍传颂的名言:“遇上敌舰,要横下一条心:打!木船即使被打坏,抱着木头我们也要游到海南岛登6”。及至前后两批四次营、团规模偷渡成功,并与琼崖纵队胜利会师,更大大坚定了广大指战员用木船战胜军舰、胜利跨越天险的勇气和信心。

    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七日,美国总统在宣布出兵朝鲜、干涉朝鲜内政的同时,公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侵占中国领土台湾,造成对中国的直接侵略。

    七月十三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并决定以第十三兵团为主,组建东北边防军,该兵团以邓华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洪学智、韩先楚任副司令员,下辖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军,以及炮兵第一师、第二师、第八师等部。

    七月二十七日,邓华率领兵团部北上东北执行边防任务,将兵团部设在丹东(当时称安东)。丹东同朝鲜仅有一江之隔。邓华在这里密切注视朝鲜战场局势展,研究对阵双方战略态势,并且联系解放军同国内外敌人长期作战的经验,认真探求一旦与美军作战应采取的战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