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一年七月作为志愿军代表参加停战谈判。一九五二年六月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组织指挥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和一九五三年夏季反击战役。
朝鲜停战后,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一九五四年回国,先后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十一月组织导演了有6海空三军参加的辽东半岛抗登6演习。
一九五九年,受彭德怀错案株连被撤职;一九六零年任四川省副省长,在五年多的时间里,曾深入一百七十多个县市、数百个厂矿和千余个农村社队进行调研。
一九七七年后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央军委委员。
邓华同志是第一届、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至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邓华,一九一零年四月二十八日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邓华七岁时在本村sī塾启méng。接着又在附近的石陂高级xiao学读了一年。
一九二二年秋,他到郴县县城新华学校读高xiao。新华学校是美国教会办的,校长和主要教师是美国人。邓华来到这里,感到非常新鲜。他勤奋学习,每次期终考试,都成绩优良。学校当局对中国学生非常傲慢凶狠,他们看不顺眼,就找岔子揪耳朵,打屁股,甚至拳打脚踢,至于爱国游行活动,更是绝对不许参加。对于这种思想禁锢,对于洋教师任意凌辱中国学生的行为,邓华非常反感。一日,他找来袁世凯卖国政fǔ同日本帝国主义订立的《二十一条》,逐条阅读,不觉怒火中烧。他认识到,我们国家民族之所以任人宰割、欺凌,是因为**无能的卖国政fǔ同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从此,在他的心头埋下了痛恨帝国主义和反动卖国政fǔ的种子。
一九二五年秋,邓华乘船到省会长沙,考上了岳云中学。这时的长沙,革命群众运动兴起。邓华积极投身于革命群众运动,思想觉悟大为提高。他在一篇题为《论青年人生观》的作文中写道:嗟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人当舍身报效祖国,挽救国家危亡,解放亿万生灵涂炭!
一九二五年十月十六日,安源工人俱乐部主任黄静源在安源被害,遗体运抵长沙,灵柩停放在教育会坪。
十月二十六日举行的万人追悼大会。一九二六年,农民运动在湖南兴起,北伐军入湘后,“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邓华的故乡郴县和与郴县紧邻的桂阳县,农民运动也是风起云涌。他的哥哥和二姐夫都已先后加入**,二姐夫何仰之还是永宁区党的负责人之一。他得到哥哥和二姐夫的教育帮助,阅读了《**宣言》、《**abc》等革命书籍,思想上产生了飞跃。用邓华自己的话说,“开始知道**是无产阶级的政党。要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打倒地主资本家,建立苏维埃,实行社会主义。”
一九二七年com,邓华从岳云中学转入南华学校,以初中二年级肄业程度,跳级考上了政治班。政治班有个名叫易蕴的同学,湘潭易家湾人,**员,在自修室与邓华座位相联,接触谈心比较多,相互间很快建立了信任。一天,邓华向他透1ù想参加**的意愿。因那时国共关系已开始紧张,易蕴便问:“入党你怕不怕?”邓华毅然回答:“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这一年的3月,经由易蕴、查夷平介绍,邓华加入了中国**。
一九二七年四月,**组织决定邓华到国民党湖南省党校学习。这所名义上为国民党的党校,实际上由**人所掌握,秘书长为谢觉哉,教务主任是李达。五月二十一日,军阀许克祥部在长沙动了反革命的“马日事变”。经党组织同意,邓华与两个郴县籍党员一道,离开省党校,返回郴县。
一九二八年一月参加湘南起义,在工农革命军第七师政治部任组织干事。四月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连党代表,第三十一团组织干事、第三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曾出席**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一九三零年起任红十二军教导队、第三支队、第三十六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第二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其中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曾率部协同红一团jī战三昼夜,打退国民党军三个师的轮番进攻。一九三四年六月入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学习,十月随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主任,红一师、红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一九三七年九月,在平型关前线,邓华作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政训处主任(同年十月八路军恢复政治委员制度,邓华改任该团政治委员),深入连队进行战斗动员,会同团长杨得志指挥所部,参加该师迎战猖狂一时的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战斗。平型关之战共歼日军一千多人,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一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