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大姓,占了约百分之六十的人口,但另外两姓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在此居住多年,亲戚朋友编织成网络,平常逮不到李氏的把柄,可一旦抓到了实实在在的把柄,李氏想要一手遮天,也不容易。
比如这时候,就有旁姓的人出言讥讽了:“哈哈,笑死个我了,原来人家不姓李啊,好笑李氏宗族,还要把一个不姓李的人,驱逐出宗族,哈哈,你们李姓宗族要不要把我驱逐出你们的宗族?”
也有人闲闲的插话:“哈哈,都说萧大牛傻,看看人家,专业装疯卖傻十几年,昨日一旦成丁,一点不耽搁,立马摆脱李家吸血鬼……”。
门外的议论声真妮也听到了,但她不辨真假,着急的催促萧大牛:“大牛,你手里有文书,那就赶紧去办成丁手续,快点去,夜长梦多的,我怕李家人在动什么手脚。”
就这么一眨眼,真妮已经用外人的立场,称呼爷爷奶奶为李家人了。
萧大牛重重点点头。
他嘴里说不出来长篇大论。
他本想解释清楚,自己原本准备今早去县衙办理手续,但是担心姐妹顶不住来自爷爷奶奶的骚扰,所以才留在这个家中。
不过,如今去办理成丁手续,已经迫在眉睫了,真相已经完全揭开,拖延久了,别人会做些手脚,毕竟李氏宗族是一个大族,萧大牛如果跳出来跟一个宗族作对,也要小心别人设置陷阱。
院墙外的李姓族老,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有点下不来台了。族长只得一甩袖子,转身就走,其余几位族老犹豫片刻,也尾随其后。剩下爷爷李乐与奶奶交头接耳一阵子,不得不讪讪离开。
萧大牛见到这是一个机会,马上叮嘱真妮:“别开门,等我回来。”
真妮点点头,萧大牛想了想,再度叮咛:“谁来也别开门,熟人也不行。”
真妮点点头,萧大牛还是不放心,再度叮咛:“我来也不开门?”
真妮奇怪的瞪大眼睛,萧大牛也不解释,他窜到后院,一个纵跳翻上院墙,然后一个翻身消失不见。
这下子,真妮明白了,萧大牛回来的时候,是不走院门的,所以如果门外有人用萧大牛的嗓门敲门,那就是欺诈。
萧大牛手里没有爹爹姓萧的文书,然而这不算什么。对于这个通信靠吼,交通靠走的时代,萧大牛伪照了一份文书,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当然,这份官方文书如果要伪照的十分逼真,需要用陈年旧纸书写,最好能使用衙门里的陈年旧纸。因此,萧大牛的目标就是县衙。
他以时速八十公里的速度,从村里一直跑到县城,而后一路用自己的感觉,探查着周围,躲开所有人的目光,悄悄翻进衙门里。
对于一个普通小民,平生难得进一次衙门,衙门里是一个什么布局,他们根本无法知道,然而,萧大牛跳进县衙后,四处稍一打量,立刻确定了书房的位置,他毫不停顿的摸进书房,用自己的感觉,在书房的陈年档案中搜索起来。
衙门里的陈年档案中,有些文件在最后一页只写了几个字,甚至最后这一页只有一个签名——这些签名就可以利用。
这世界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几十年匆匆过去,谁知道外县有多少与本县相同名姓的人存在。找一份外县档案,找出几个外县人名字——证人、中人就有了。
至于衙门里公文都有特定的格式——这一点也好办。萧大牛从衙门的旧档案里翻出几张内容接近的文件来,而后,这些陈年公文纸,在他手上消失片刻,再度出现的时候,公文纸上的墨迹完全符合他脑海中的想象,充满着陈旧的气息……
至于文件上的官印也好伪造,母亲嫁妆单子上有几份官印,家里的房契地契上也有几份官印。在陈年旧档案中,找到几个外县的官印版本……于是,萧大牛手上的文件齐备了。
这些文件消失片刻,重新出现在萧大牛手里的时候,文件已经显得陈旧,上面的折痕很明显,与此同时,大牛手上还多了一份里长出具的、萧元魁入籍文书。
重新翻出县衙,再从县衙正门进入。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方针下,萧大牛用银钱开路,由县衙的书吏引荐了县官的钱粮师爷,钱粮师爷收了二十两银子,在衙门旧档案里翻找了一下,“神奇”的找到了萧大牛父亲萧三湖当初的落籍旧文书。
而后,萧大牛顺理成章的交纳了三两银子的润笔费、一两银子的纸钱——做官府档案用。新鲜出炉的萧元魁诞生了,姐姐萧真妮、妹妹萧善妮同时落在他的户口下。
等萧大牛离开县衙的时候,巧的很,小叔李四维正由另一位书吏引导着走入县衙,看到萧大牛从县衙里走开……不,如今是萧大牛了,小叔李四维目光中快速闪过一丝阴霾,他停住脚步,态度亲切的招呼萧大牛:“元魁,你不是在家里吗,怎么,你到县衙了?
可你来县衙做什么?你年纪不大,有什么事要办,通知小叔一声就行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县衙,是你这孩子随便来的吗?”
萧大牛咧开嘴,憨厚的笑了:“李家四维叔,我拿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